梧桐文学

第164章 晋江独家(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回到沪上,她很想念那里,做梦常常梦见那里,就像有一个心结,等着她解开。

一九七八年,春季开学。

二十七万多名大学生涌入校园。

有稚气未脱的应届生,有胡子拉渣的老知青,戴着草帽,挑着行李,还有夫妻双双考上的,抱着娃娃,热闹得很。

学校考虑到“七七届”

的特殊性,放宽了条件,给予照顾。

落榜的考生们加紧复习。

“去年不成,今年再战!”

这是最后的机会,年龄放宽到了十岁。

下一年,只有应届高中生才能报名参加高考。

就在这一年,随着工业的大面积铺开,招工指标多了。

人心浮动,“知青”

返城开始了。

这些年来,一千多万名知识青年下了农村,战天斗地,红红火火。

宣传画、标语口号贴满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年轻的面孔,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

物质上虽然贫乏,可精神上是富足的。

这种生机活力,伴随了一个时代。

也许不完美,可留下的是奋斗、热血,无私奉献,甚至自我牺牲。

当然,遗憾也有。

知青们大批返城后,城市压力很大。

有的安排了工作,有的待业在家。

这时候的社会风气已发生了变化,开始托关系、走后门。

有门路的去了好单位,拿着固定工资、高福利,旱涝保收。

没门路的只能去街道小厂,拿计件工资,在集体企业里打拼。

还有更多的知青没地方安置,苦闷彷徨,横遭白眼。

万般无奈下,只好摆摊设点,在街道上流窜。

改革开放后,这批自谋职业的知青成了第一批“个体户”

从一贫如洗到腰缠万贯,从旁人侧目到众人羡慕,不过是五六年时间。

这是时代带来的机会,谁也意想不到。

他们中的很多人凭着坚强的意志、灵活的头脑,一路发展壮大。

有的成了小老板,有的成了企业家,为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

那些铭刻着“知青”

印迹的餐馆饭店,是他们聚会的场所。

每每回顾着青春岁月,依然会唱起革命歌曲,那嘹亮的歌声代表了一个时代,青春、热血、永不磨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不想变成奥特曼呀神界红包群我真的不想谈恋爱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帝国巨星这个刺客有毛病穿书后炮灰她靠系统娇养了男主极品小神医觉醒天尊三界劳改局我真不是仙二代大宋最狠暴君顽烈勤奋努力的我不算开挂轮回大劫主快穿女配系统说败家一个亿明玚有你会更好禁欲顶流直播跪榴莲,全网瘫痪!许栀颜云烈医判快穿:祸水宿主又染指了反派权臣的佛系娇妻姑娘你不对劲啊朝阳警事拳愿哥斯拉卖火箭的小女孩[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