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田小苗倒了一杯热茶,请徐伯伯喝一口,暖一暖。
徐立方也不客气,把来意说了。
田小苗一听,眼睛一亮。
姜果然是老得辣,跟她想到一起了。
“徐伯伯,白奕雄的背景很复杂……”
田小苗取出一份资料,递给了徐立方。
那家港资以收购闻名,业务遍布东南亚。
往深里一查,其背后是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资本。
白奕雄名为港商,实际上是代理人,也就是买办。
“买办?”
徐立方皱起了眉头。
他想起了解放初期,沪上买办猖獗,发起了一轮又一轮金融大战,可谓惊心动魄。
当年,若不是手腕强硬,抓了一批,新政权都有可能被拖垮了。
现在这些人卷土重来,恐怕没安好心。
徐立方说了自己的担心,田小苗深以为然。
“他们的目标先是试水,接着通过合资的方式收购,抢占市场,当达到行业垄断地位时,就开始收割,一茬接着一茬……”
说到这些,田小苗很痛心。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对行业垄断的危害认识不足,监管也不到位。
在某些人的游说下,对外资的进入放开了,犹如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各个行业都受到了猛烈冲击。
市场地位也不对等,外资享受着优惠政策,大搞倾销,像饿狼一般杀了过来。
轻工业成了重灾区。
从七十年代开始,我国轻工业发展迅猛,一大批国产品牌涌现出来,尤其是日化、洗化、快消行业,名气响当当的。
其中,就包括沪上的一些老牌子,质量非常好,口碑延续了很多年,很受欢迎。
可到了九十年代,在资本的推动下,各种合资、独资品牌出现,国产品牌被打了个落花流水。
不过短短十年,整个产业链被一口一口地吃掉了,国产品牌消失殆尽,连渣都没剩下。
而我们拥有十多亿人口,就这么把市场拱手相让了。
这跟解放前,日货、米货搞倾销,有什么两样?
当醒悟过来时,已经晚了。
国货被打到了尘埃,我们的工厂成了加工厂,为人家贴牌生产,高额的利润被拿走了,只能赚取一点加工费,沦为产业链的最底端。
这就是国际资本,给我们的经济定位。
消耗我们的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像奴仆一般为发达国家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为他们的经济服务。
当我们想转型时,就毫不客气地进行打压,妄图把我们钉在最低端,永远拿着最微薄的薪水,跟发达国家彻底无缘。
利益是分配好的,是不会让我们跃层,过上好日子的。
田小苗看到了后世的结果,也看到了抗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