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粮食是从各村调拨的,算是公家的,伙食也比村办食堂好一些。
这也是社员们的口粮被压缩的原因之一。
都弄到公社去了,养活了一大堆脱产的。
农业政策调整之后,除了农业税,公社不能随便从生产队调拨粮食、油料等物资。
像他们这种没粮本的,得自个儿带粮食。
好在挣了一份工资,不愁买不到吃的。
像田大壮这样半脱产的,镇子上有不少。
田大顺在加工厂,效益好的时候,几乎天天加班。
赶在淡季,就三天两头放假。
田大顺也没粮本,跟大壮一样自带干粮。
镇子上有磨坊,是发电机带动的,比驴子拉磨快多了。
村里出去工作的,有二三十位。
精简过后,大都回村务农了,只剩下七八个,田家兄弟就成了羡慕的对象。
许凤莲和吕秀蓉管着钱,舍不得花。
许凤莲家人口多,不得不精打细算。
她考虑着分家,让娃娃们单过。
不然,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磕磕碰碰的,净磨嘴。
而吕秀蓉想着翻盖房子,给杠子娶媳妇儿。
杠子参军一年多了,若是提不了干,早晚要回来。
甭管安排在哪里,都得娶媳妇不是?
农村有了变化,朝好的方向发展着。
田大旺和孙梅英照例往老家汇钱。
田老汉这边一个月十五块,逢年过节再多汇一点。
孙有良那边也是十五块,这是田大旺提议的,说一碗水端平。
孙梅英自然乐意,还给家里写信,把大旺夸了一通。
田大旺去分局之后,升到了处级,工资也调了一级,一个月拿138块。
孙梅英的工资也长到了四十五块,再加上一些补贴,能拿到五十多块。
田大旺一直想买块手表给梅英,可孙梅英舍不得,说:“手表那么贵,再等等”
。
这一等就是好几年,赶上困难时期,就更舍不得了。
“大旺,咱把钱都用在吃的上面……”
对田大旺和孙梅英来说,把娃娃们抚养长大,健健康康的,就是最大的幸福。
夏收过后,粮油供应进一步缓解。
市面上能见到鸡蛋了,排队才能买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