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然后,坐在角落的一位年轻女孩站起来,哽咽着说:“我妈妈死于那场地震……我一直以为她抛弃了我。
但现在我知道,她一直在等我回家。”
第五天,一位退休教师带来她学生们的日记片段,关于校园霸凌、家庭暴力、性别困惑。
她说:“这些孩子不敢说出口的话,我想替他们放一次。”
第七天,电视台记者闻讯而来,准备做一期“猎奇人物”
报道。
可当他亲历了一场老兵PTSD记忆共感后,镜头再也无法对准“戏剧性场面”
。
他在直播中断然关掉摄像机,对着观众说:“如果我们不能先学会倾听,就永远拍不出真实。”
电影院渐渐成了地标。
人们开始自发组织“故事之夜”
,主题各异:失恋者专场、单亲父母聚会、跨性别者的成长回忆、农民工进城第一夜……没有明星,没有奖金,只有真诚。
与此同时,Lightwell公司股价连续下跌。
用户开始质疑其商业化共感内容的真实性。
一份内部文件泄露,显示公司曾篡改抑郁症患者的记忆片段,用于制造“治愈系短视频”
盈利。
舆论哗然。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二次共感伦理峰会。
这一次,吕睿受邀出席,但他拒绝登台演讲。
取而代之的是,他提交了一个名为《素人导演合集》的数据包,包含过去一个月在电影院收集的三十七段普通人的记忆叙事。
会议现场,每位代表都被要求佩戴共感设备体验其中一段。
日本代表经历了一位独居老人孤独死去前的最后一周;法国代表感受了一个难民儿童穿越地中海时的心理崩溃;美国代表则走进了一名警察在执法瞬间的内心挣扎??恐惧、责任、偏见、悔恨,全部赤裸呈现。
散会时,全场起立鼓掌。
三天后,《导演权公约》升级版通过,新增条款明确规定:**任何商业性共感内容制作,必须由至少一名真实记忆主体参与创作全过程,并享有署名权与收益分成。
**
Lightwell宣布转型,成立“共生内容部”
,邀请吕睿担任顾问。
他婉拒,只提了一个条件:“你们可以拍电影,但不能再叫‘导演’。
真正的导演,是那些愿意袒露伤疤的人。”
公司最终更名为“叙述者联盟”
。
风潮蔓延至教育领域。
多国中小学开设“共感写作课”
,鼓励学生记录家人、邻居、陌生人的真实经历。
高校设立“叙事伦理学”
专业,研究如何避免记忆滥用。
而在这场变革中心,吕睿始终住在新芽农场的小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