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渡河。
诗句中曾说的“中流失船,一壶千金”
,这“一壶”
便是指的是葫芦了。
姚如意便专要那等两头都圆肚粗腰的,葫芦柄短圆又粗的,选时还将葫芦柄往驴嘴边比了比,挑了两个长短粗细合宜、便于它衔咬的形儿。
选好以后,请老翁当场从葫芦底开了拇指粗的洞,掏净瓤子,又在柄上钻通几个针眼大的孔,底部配上严丝合缝的木塞。
灌水试了试,能从柄口小眼慢慢滴出水来便成了。
如此便得了两个简易的葫芦奶瓶。
那老翁做这葫芦奶瓶时也若有所思的,瞧瞧姚如意,又瞧瞧她的驴,似乎有种豁然开朗之意。
之后没过两日,姚如意便在猫狗铺子里见到系着腰绳、葫芦皮上刻了水线刻度,周身精雕猫首犬头的葫芦奶瓶了。
听闻还能照着家中猫狗的模样定做刻样呢、
这么快就上市啦?把姚如意看得极佩服。
话说回来,有了这葫芦饮器,喂小驴便省事多了。
将牛乳从底口灌入,塞紧木塞,倒转过来,把钻了小孔的葫芦柄塞进它嘴里,它自个便会仰着头极为努力地吮吸着。
一开始它力气不够,姚如意便得一直倾斜着葫芦喂它,一顿奶能吃两刻钟,一日喂了四回,可隔日功夫,它力气便见长,精神也旺了,叫声更是响亮。
有一回它饿得直叫,姚如意在灶房忙着搅和炙肉肠的肉浆没听见,它竟又嚎又扑腾,从篮子里翻了出来。
这也算好事儿,说明它两条前蹄加上另一条后蹄都是好的。
姚如意便觉更有信心了。
如今夜里也省心,只要临睡前在葫芦上系个绳,灌上奶,微微斜在篮子上,半夜时都不用人起来喂了,小驴自个有力气扬起脖子来够,喝完了明日一早起来,把夜里的葫芦洗刷后倒扣晒干,换另一个使便是。
再往后它大了,奶也能减少,夜里添把鲜嫩草料便成。
不过姚如意还挺稀罕它的,白日里只要得闲,便不让它吃葫芦“自助奶”
,都是抱着它,慢慢地喂。
驴是很聪明的,也爱干净,姚如意每日都给它换垫的干草,还给它擦蹄子,小驴身上便也没什么味儿,非要凑近闻,大约是有股牛乳的膻味儿,还杂着点干草的味儿,也不大难闻。
也不知是不是知晓有人待它好,它的性情不像孟家的驴那般犟,反倒很黏她。
吃饱了,便自个把脑袋垂下来,温顺地搁在姚如意腿上或掌心里。
唤它一声“姚得水”
,它便甩甩短尾巴,轻快地“咴咴”
应着。
没错,小驴随她姓。
名字取自后世一头知名影驴的名儿。
今儿捏着葫芦,看姚得水仰着头“啪嗒啪嗒”
一气喝干了奶,姚如意还夸它“真厉害”
,给它抹净嘴。
歇息片刻,便取一条柔软宽布带,自它后腹穿过,把那因瘸腿站立不稳的后肢提溜起来。
它后头左腿,天生畸形弯曲,总是微微蜷着,使不上劲,也落不了地。
若没有姚如意提着布带,它便站不住。
姚如意一把它拉起来,姚得水便两眼发亮,格外兴奋起来,耳朵竖着,前蹄倒腾,跌跌撞撞、歪歪斜斜直往前冲。
姚如意嚷着“慢点儿慢点儿”
,手里提着布带,微弓着腰,紧赶慢赶地就着它的步子在院里绕圈。
姚启钊和铁包金坐在院中晒太阳,笑看她和驴满院子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