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念白被爸爸端起来,连人带书包抡了两圈。
小孩不简单,被抡得晕头转向,还能找到传达室在哪,向后转,颠着小碎步走得曲里歪斜,“我要听《水浒传》,单田芳大爷妹有口音。”
“你确定他妹有口音?”
一旁的方魏非要跟孩子叫个真。
“妹有,他评书讲得杠杠滴。”
电视看三国,评书听水浒,把聪明才智全用来学人说话上了,他家小孩怎么这么有意思。
戴豫唇角微扬,目送闺女钻进收发室后,做了个决定。
“暂时放弃内部这条线吧。”
他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的死脑筋。
方魏更不是,把手里的烟头掐灭,撇头问搭档,“明天人该到了吧?”
“嗯。”
两人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书画盗窃案有个核心疑点,就是那个以假乱真的赝品。
直接把东西拿走不就得了,盗贼何必多此一举?
那个叫李志远的研究员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
省博虽然书画藏品多,且有重宝,但在书画研究这一领域远赶不上京城那样的专家汇集之地,从唯一的退休专家核对赝品,核对大半宿还拿不定主意能看出来,水平实在一般。
李志远也是京城人,此次来谭城是做为期半年的专项书画调研,也多亏了他在,否则藏品被换,可能还要过很久才会发现。
李志远的到来是意外,或者说盗窃者低估了这位外来研究员的业务水平。
幕后之人用赝品代替藏品的目的不言而喻,争取时间,真相被揭露得越晚,对他越有利。
方魏提到的人是从京城请来的专家外援,两城之间坐火车需要一宿,外援们还要准备一些东西,耗费了些时间,明天一早才能到。
隔天上午9点半,专家一行姗姗来迟,不但有国内首屈一指的书法大师,还有国家博物院的修复专家,资深的古玩收藏家,琉璃厂最大的古玩行老板。
重宝丢失是圈内大事,能帮忙出一份力,古董文玩圈义不容辞。
当然这几位的背景是经过部里背书的,这些年不光谭城丢宝贝,重大文物盗窃案时有发生,专家们被迫积累了些“经验”
。
到了就干活,“9.14省博重大文物失窃案”
第三次专案组会议正式开始。
今天这场会议十分重要,领导能来的都来了。
省博这边也把丢失的草书赝品,原件的档案照片带来了,还下了血本,把馆藏的徽宗另外两幅真迹也拿来作对比。
外行啥也不懂,大领导,小领导,参会的干警们屁都不敢放,烟也不敢抽,怕伤了文物。
就等着专家比对后,发表重要意见。
结果倒好,这帮专家拿着放大镜看了半天,又是惊呼,又是摇头,又是争论,最后吵吵得脸红脖子粗。
谭城这边的人一脸懵,这是闹哪样?
还是清瘦斯文的古书画修复传承人徐大师心好,解释给大家听:
“古书画仿制这块,一般人都认为书法字迹是关键,其实不然,早在元初就有郭畀临摹赵孟頫,以假乱真,连正主都分辨不清。
说到徽宗,闻名于世的是他的楷书瘦金体,草书传世虽少,但喜欢的人也不在少数。
你们丢的这幅作品虽然公开展览的次数不多,但曾做成临摹册子在书画圈子流传过一段时间。
一幅字篇幅有限,临摹个十几二十年,千千万万遍,只要有天赋,肯下功夫,达不到郭畀的水平,赝品的临摹水平还是可以做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