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大宝孙儿真厉害,还听不听二姨奶讲古啦?”
“听!”
“赶上荒年日子难过,我们一大家子出来闯关东了,刚开始辗转了几个地方,最后才在谭城落脚。
出来得早,我和你奶奶都是在谭城出生的,说的是东北话,吃喝这块,还是受家里老人影响,爱吃面,爱吃烩菜。
砂锅菜跟咱谭城的大乱炖看着差不多,但在我们安阳老家可有讲究了,正宗的安阳烩菜要用熬了七个小时的骨头汤来烩,里面放了酥肉,丸子这种精品肉的叫上烩菜,放海参的少,那是招待贵客才有的档次,叫海烩菜。
平时家里吃,顶多放点猪肉,海带啥的,叫行烩菜。”
小孩撇撇小嘴,评价:“你们人类平均活七八十年,是不是有一半时间都用来研究吃喝啦?”
一个大乱炖,还给起了三个名字。
挨了二姨奶一个脑瓜崩,“小龙人儿不许瞧不起俺们人类。
家里数你奶奶烩菜做的好,她那人从小就聪明,干啥都像样,连难考的医学院都能考上。
二姨奶就不行,笨笨呼啦,面条都下不好。”
这是事实,过年最好别说谎,老祖转移话题,“我奶奶是治什么病的大夫?是开刀大夫吗?”
大人们都说医院里的开刀大夫最牛气。
“呃,你奶奶偶尔也开刀,开小刀。”
过年最好别说谎,王春花如是道。
小孩眉头挑起,“开小刀?”
白婉听不下去了,告诉闺女,“你奶奶以前是咱们谭城第五人民医院泌尿科主任。”
搁一般小孩听到泌尿科绝对对不上号,大逗逗能是一般小孩吗,在二姨奶怀里一个鲤鱼打挺,猫瞳因为惊喜瞪圆了,“我奶奶是给小鸡鸡瞧病的,哎呀,还怪有趣的。”
戴豫,白婉:“……”
王春花抹撒一把脸,跟聪明小孩说哈真累挺,忙着补救:“有时候也给女的瞧尿路感染,给男的治肾结石。”
“舍利子。”
“啥玩应?”
开车的戴豫弯唇。
平时他尽量抽出时间去看母亲,基本保证半个月一次,这条去孤家子的路走过无数次,每次去心情都不轻松,尤其去年春节,白婉不在,孩子的病还没恢复,父亲的案子也没有眉目,二姨边吃饭边哭,问母亲,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苦日子到头了。
有小朋友古灵精怪的插科打诨,这条通往孤家子的路从未如此平坦过。
精神病院在浑江的南侧,背倚大江,风景还算不错。
因为坐落在城边,土地便宜,医院一口气盖了四栋大楼,收治了来自全省的精神病人。
现在是冬天,院子里植物凋敝,看起来有些荒凉,戴豫告诉闺女,等夏天过来,满院子的芙蓉花绽放,矮灌木也被修剪成朴拙的外形,这里有谭城最好的园林风景。
风景再美,它也是精神病院啊。
小孩本来想叹气的,想起妈妈的叮嘱,过年要精神昂扬,不要叹气,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挤到喉咙的叹息又被她咽了回去。
医院的管理不错,住院楼充裕,病人按照病情的轻重,隔离在不同的大楼。
奶奶王春妮因为没有攻击行为,被分在轻症病人居多的一号楼。
虽然是轻症楼,一条走廊也布置了两层隔离门,上了好几道锁。
王春花无论来多少次都不适应这里的氛围,走廊里阴森森的,两侧的病房永远关着门,偶尔传出来的嘶吼声令人毛骨悚然,
嘶吼透露的情绪她形容不出来,像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求救,听了之后刻在脑子里,久久都忘不掉。
要不是亲姐在这里住院,打死她都不想来。
戴豫没让闺女去病房,让二姨陪小孩待在饭厅。
赶上春节,饭厅做了些布置,多彩的拉花还有各色剪纸让偌大的空间多了一丝节日的喜庆。
不光他们一家,今天这样特殊的日子,也有好多家属带了吃食来看望住院的亲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