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633章 从实力的地位出发(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五伦对他的形容:贪如狼,贪的是功勋,高名,果然没错。

耿弇难熬的日子,在武德四年七月中时,戛然而止了!

就在这炎热的一天,耿弇看着快翻烂的兵书,听着刺耳的蝉鸣烦躁不已时,外头却忽然一阵骚动,不多时,有人踱步进入院中,站在月门里负手笑看耿弇。

“伯昭,伤可痊愈?”

,!

,就得五万人运粮,光是路上用粮,就将多达三十万石!

加上骡马所需,倾覆损耗,最终将至五十万石。”

这还只能保证大军抵达河西,再加上后续投入,这是要朝百万石级别狂飙的节奏啊!

若攒几年家底打这样一仗也就罢了,问题是自第五伦称王后,简直是无岁不战,远的就不提了,去年的荆襄之役,用兵五万+,耗粮百万,淮北一战就更夸张了,十万+的兵力,关东存粮两百万石,半年间用了个精光,好歹撑到小麦成熟,缓了一波。

财政本已捉襟见肘,这要再在西北砸进去百万石,就算秋收颇丰,明年也要难过喽。

第五伦知道景丹的难处,但还是道:“明年缺粮之事,予会再想想法子,只要府库有的,且先用着。

再者,最终用粮,不至于如此之多。”

不至于?景丹急了,难道皇帝还怀疑他算错了?

第五伦却摇头:“谁说这五万援军,要去的是河西!

?”

……

关中渭北五陵: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皆是汉朝时诞生的新城市,早已驰名在外,但在这五座城市内部,究竟谁是老大,却一直有争议。

要按年代算的话,汉高祖的陵邑长陵当居第一,可若以规模论,茂陵身为关中第二大城市,不算外地商贾官吏的话,户口超过长安,也可以拼一拼。

茂陵城内道路纵横交错,道路为“三横七纵”

,将整个县城划分为三十多个里闾。

最宽敞的主干道笔直壮阔,能容四五辆马车并行,高冠华盖,往来如云,其世家则好文礼,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杰则游侠通奸,好不热闹。

你长陵年代虽久,但没落了啊!

不过,自从汉、新易代,大魏肇造后,这个问题不再有争议。

作为第五伦老家的长陵,以“帝乡”

霸占了五陵首席,富庶繁荣的茂陵只能骂骂咧咧地退居老二,羡慕邻居命好。

不过茂陵人却并不心服,里坊酒肆的闲人喝醉后,甚至会小声嘀咕道:“长陵出了个皇帝,我茂陵,也出了个皇帝啊!”

然后他就会被同案之人连忙堵住嘴,茂陵的那“皇帝”

,是白帝公孙述。

但就算将公孙述除名,茂陵也算的上地灵人杰,不信且看城内最壮观的景致:三将里。

这名是新取的,因为小小一个里,居然出了魏国三位大将:骠骑大将军马援、车骑大将军耿弇、前将军万脩。

三家门第,自是马氏最高,毕竟是后族,第五伦亲赐阀阅,与之只隔着一条巷子的耿家虽子孙繁多,却格外低调,毕竟这是家主、魏国太傅耿况的一贯风格。

耿况实际年龄只有五十多,但听他讲话,只以为是七八十老叟了。

这位太傅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持着《老子五千言》自我反省:“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家业枯荣有时,家族兴衰无限。

审思慎行、知止留余,方是传家之道,我耿氏得陛下荣宠,老朽愧为三老,吾子身为车骑大将军,每年得享食禄赏赐无数,该知足了。”

不愧是年轻时候学过道家的,耿况不恋权势,第五伦收取河北后,他便急流勇退,死活不愿意担任任何实职,只享受“太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勤奋努力的我不算开挂洪荒:我人族圣师,开局创建武道每次穿越都在大理寺牢房我师叔是林正英千机妙探长生:从被魔女强推开始抗日之无敌战兵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去TM的虐文女主渣男洗白指南[快穿]庶子无敌重生追妻为上射程之内遍地真理蜜宠官宣:总裁的撩妻日常都市至尊巫医大宋最狠暴君网游之天命织造师殿下请自重,权臣她是俏红妆论警校组和守护蛋的适配程度我用闲书成圣人快穿之大佬她总在伪装假面骑士之究极风暴病娇皇子赖上门快穿之灵愿收集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