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以刘秀便读懂了,恍然大悟了!
那被儒生津津乐道的“尊王攘夷”
,看似是光芒万丈的大义,其实啊,它也是一门生意!
齐桓、晋文可不是什么正义单纯的英雄,他们是精明的政治家,借此号召天下,指明一个共同的敌人,亦或是将敌国贬为“戎狄”
。
比如齐国斥责渐渐文明的楚国为蛮夷,晋国一旦和秦国蜜月期过了,就指摘秦为西戎,更不吝与野蛮的吴、越联手,给予他们“诸夏”
的身份,以此打击同为诸夏的不服者。
而汉武帝时,也依靠“攘夷”
统一了纷纷扰扰的内部思想,让反对此事的淮南王等辈,都成了可笑的倡优。
这真是一门好生意啊!
刘秀都馋。
唯一可惜的是,现在攘夷这杆大旗,早就被叫叫嚷嚷与匈奴开战,扬言保卫中原的第五伦抢在手里了。
谁握着它,谁就是政治正确。
“此乃阳谋。”
刘秀无奈地说道:“华夷大防,第五伦既然主动给朕来信,依其过往行事,定会大肆宣扬,占得先机。
若大汉出兵,就会中其陷阱,北方诸州士民,遭羌胡入寇时有切肤之痛,必以为大汉也与公孙述一般,助戎狄为虐中原啊,南方诸士,亦会不齿。”
“更何况,要依照公孙述盟约,要大汉与卢芳共处中原,亦是万万不能。”
这天下虽大,却装不下两个汉,刘秀不可能与卢芳同伍,不止是因为心中“汉魂”
的骄傲,他还要脸呢。
“陛下英明!”
邓禹松了口气,不论从实际出发,还是考虑这个阳谋陷阱,大汉都不应掺这趟浑水。
马成则颇为可惜:“那就白白坐视北方交兵,让第五伦击败各方人马,转危为安么?”
邓禹出主意道:“陛下可以不答应,亦不拒绝,只假意召集三军,聚于淮南、江夏,以牵制魏军。
且让成家、西羌与魏国慢慢消耗,再者,汉武诛胡,足足花费四十年未得成效,汉宣击匈奴,五路大军无功而返。
如今匈奴复起,强于呼韩邪时,而伪魏只得天下之半,分心之处太多,只要第五伦和匈奴单于全面开战,北边烽火,便要燃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
大汉正好能休养生息。”
刘秀同意,这是一种不联手的合作,比起公孙述的公然与匈奴结盟要高明得多。
他指示马成道:“尊王攘夷这杆旗,不能只让第五伦得了好处,之后清缴山越时,诸位郡守将军亦要打出攘夷名义,好叫世人知朕上承武、宣汉魂,同样在攘除夷狄。”
马成应诺而出后,刘秀又让邓禹近前,低声对他叮嘱道:“仲子,虽云休养生息,但朕也不能持短兵待远矢,坐而待死。”
“既然暂不北伐,大江沿线兵力可抽万人南下,汝先前建言水陆进兵,攻克交州刺史部,解除大汉背后之患的方略,可以实施!”
,!
撩得血脉贲张,这才有了“没有人比第五伦更懂大汉”
的感慨。
“第五伦此言,朕深以为然,单于守蕃,百蛮服从,攘夷之功,未有高焉者也。”
“非夫大汉之世盛,世借雍土之饶,得御外理内之术,孰能致功若斯!
孝武、孝宣,真是道迈三王,功高五帝啊!”
这两位确实也是刘秀的偶像和目标,可笑的是,自己的朋友、群臣无一能完全领会这点,最后竟是敌人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刘秀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惋惜,一时间竟觉得这楼船,晃得厉害。
不过在难得夸了一通汉朝攘夷之功后,这封信最后的部分,就不那么中听了。
原来,第五伦竟然不要脸地宣称:大魏作为新的中央天朝,已经继承了天命,当混为一,并且捡起汉武以来的“汉魂”
,行使诸夏之主的使命,继续尊王攘夷,所以他要平定此起彼伏的羌胡之乱,御匈奴单于于长城之外,至于与之勾结的成家公孙述,俨然是诸夏的“叛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