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为后世公认为中国最早对联的孟昶,虽然是个花花公子加昏君,但也是一位才子。
花蕊夫人的诗作水平较高,在后蜀时,就曾仿唐代宫体诗人王建的风格写了宫词百首,深受蜀中士大夫赞赏。
其诗词短小、平易、细腻、传神,多数近似白描。
对人物的描写擅长以动状人,往往在寥寥数十字中,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如孟昶夜寝喜听滴水之声,宫人为了取悦于他,便用水车踏水模拟滩头细流,花蕊夫人曾作宫词记之:水车踏水上宫城,寝殿檐头滴滴鸣。
助得圣人高枕兴,夜凉长作远滩声。
流传到现在的《花蕊夫人宫词》有100多篇。
后人认为她的诗,“清新艳丽,足可夺王建、张籍之席”
。
由于与皇帝有着共同的爱好,加上貌若天仙,自然会得到皇帝的宠爱。
孟昶是个不错的诗人,但却不是一位好帝王。
后蜀广政二十八年(965年),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王朝,仅用了66天时间,就将后蜀灭亡。
沦为俘虏的花蕊夫人,在从成都押解北上开封的途中,当行至一个叫葭萌驿的驿站休息时,在驿站墙壁上,留下了一阕没有写完的词:“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
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刚写下这些,由于“军骑促行”
,只好又匆匆上路。
从这首未曾写完的词中,可以想见花蕊夫人的亡国之痛。
宋太祖见到花蕊夫人后,被她的美貌吸引,为掩饰自己的失态,宋太祖竟厉声指责花蕊夫人说:“人说女色是亡国祸水,你倚仗美貌,使孟昶荒于游乐,败了国家,该当何罪?”
花蕊夫人面无惧色,坦然陈辞:“做君主的掌握军政,占有权力,不能悉理朝政,强军保国,自己迷恋声色,又要将罪名加到宫妃身上,是什么道理?”
当场索要纸笔,题写了《述亡国诗》。
这首诗感慨后蜀将士没有斗志,14万大军顷刻间被宋军摧毁,后蜀因此而亡国,孟昶和自己因此而成为大宋王朝的阶下囚。
或许正是这首诗打动了赵匡胤,他在点头称许这位年轻女子才艺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喜欢上了她,将她收为妃子。
7天之后,孟昶暴死于宅第。
花蕊夫人悲痛欲绝,在宫中挂上孟昶的画像,表示纪念,为了瞒过宋太祖,她说是“张仙送子图”
(据说后人盛行供奉“张仙送子图”
,就是由此而来)。
关于花蕊夫人之死,蔡绦《铁围山丛谈》记载说“尝进毒,屡为患,不能禁”
,终于被宋太祖赐死。
也有人说,她后来年长色衰,郁郁而死。
还有人认为,花蕊夫人被赵匡胤收入后宫后,赵光义以皇帝当以江山社稷为重、不当惑于女色为名,屡屡劝谏太祖,但宋太祖赵匡胤并不在意,于是,赵光义对花蕊夫人起了杀心。
一次,赵匡胤与赵光义、花蕊夫人等同在御花园射猎为戏,赵光义借调弓弄矢之际,一箭将花蕊夫人射死。
甚至有人认为,宋太祖死后,赵光义继位,又逼花蕊夫人就范,花蕊夫人不肯,被恼羞成怒的赵光义一箭射死。
后蜀花蕊夫人到公元965年国破身亡于北宋时,可能还不足40岁。
但她的百首宫词、葭萌驿题词、宋宫赋《亡国》诗,则是她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作,足以彪炳文学史册、永垂不朽,清人吴文锡《青城山吊花蕊夫人》一诗概括得极为精炼:内家本事诗犹在,城上降旗恨未休。
试问葭萌题驿处,有无水殿任梳头。
孟昶暴卒后,葬于洛阳邙山。
花蕊夫人死后,则葬于福建崇安。
20世纪50年代,人们在四川广汉发现了“孟昶暨花蕊夫人墓”
,但何时何因何人将这对苦命鸳鸯合葬,史无明文,就不好妄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