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7章(第10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所谓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

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上面写道“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

建文帝一看,便明白这是太祖皇帝早就预料到自己会有今天,传此密匣,告知自己剃发为僧,从密道出逃保命。

按照密匣的指示,建文帝剃发做了和尚,从鬼门逃出宫去开始了浪迹天涯游行四方的僧人生活。

建文帝化装出逃之后,皇后马氏为了掩护他,命令太监放火烧城,然后自己跳入火海,自焚而死。

第二天朱棣攻入皇宫之后,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太监、宫女们迫于压力,便谎称建文帝已自焚而死,并指认皇后的尸体就是建文帝,此时火中找出的尸体已被烧得面目全非,难以辨清,就这样朱棣信以为真,没再追究。

而对于建文帝到了哪儿当和尚,也存在多种观点。

观点一,江苏吴县。

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的事,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

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

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

,派户科都给事中胡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

胡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

后来,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观点二,贵州安顺平坝县境内的高峰寺。

据《平坝县志》记载:高峰寺内斋堂地下有一个藏身洞,洞底有一块石碑上刻有“秀峰肇建文迹尘知空般若门”

的铭文,此外,寺中的另一块石碑上刻有开山祖师秀峰收留建文帝的经过。

以此,后人推测此处就是建文帝出家之后的归宿之地。

观点三,浙江兰溪东山。

东山又名皇回山,是金华山脉的一支,寺院里的和尚世代口传建文帝在此削发隐跸的传说,并说寺院中还保留有建文帝的隐居之处和古碑遗迹。

在寺院的大殿内,塑的是身穿袈裟的建文帝像,左右两旁分别为伴帝出家的杨应能、叶希贤两人,殿内的后壁绘有建文帝逊国出逃的路线。

此外寺院内还保存有建文帝出家后所作的几首诗:“百官不知何处去,惟有群鸟早晚朝”

;“尘心消尽无孝子,不受人间物色侵”

诗中意蕴饱含仓皇出逃,归于世外的无奈和忧伤,为建文帝归隐于此,又添一证据。

对于建文帝逃出南京后的下落,还有人认为,建文帝从南京城逃出之后,见前往北方的道路大都被燕王的军队围阻,因此不得不化装南下,辗转来到武昌罗汉寺。

过了一段时间后,建文帝等人见此处易于被燕王的爪牙发现,他们又在达玄和尚的指引之下坐船前往泉州开元寺,然后辗转逃到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开始在此隐居,据说,当地的华人,至今仍在每年农历五月十六建文帝登基那天,举行隆重的拜“皇爷”

之礼。

后来明成祖即位之后,派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流落海外的建文帝。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

但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

各类辞书字典,也只好注明:“建文帝不知所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体验派影帝超品修仙小农民开局签到武当山草莓印极品赘婿无上崛起反派大佬带着空间去下乡年代文里的美艳娇气包纵横诸天从港综世界开始斗破以签到开局末世女王修仙记乡村教师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小白骨重生纨绔权臣家的小娇娘药尊你家媳妇有点皮在逃生游戏抽到病美人卡萌妻反扑:总裁请接招帝妃她富敌三界历劫重生之开挂一路飙宠妻总裁坏透了娱乐圈的边缘艺术家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不会真有人在废土当偶像吧寻宝从仓储拍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