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3章(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们二人隐居在首阳山,靠采食野菜充饥。

一天,一个村妇在山中遇到伯夷和叔齐,村妇对他们说:“二位先生有气节,不吃周朝的粮食,可是你们吃的野菜也是周朝的啊!”

二人听后就再也不吃野菜了。

七天之后,伯夷、叔齐饿得快不行了,他们做了一首歌,有气无力地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最后,他们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上了。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伯夷、叔齐一直被当作高尚守节的典型,至今,依然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论语》中提到的100多人中,受到孔子称许的固然不少,被孔子尊为贤人的却屈指可数,而伯夷、叔齐即在其列。

到战国时的《孟子》、《庄子》、《吕氏春秋》和《韩非子》等都很推崇他们。

汉代的司马迁作《史记》特为他们立传,且放在列传之首。

唐代的韩愈曾写过《伯夷颂》,颂扬备至。

那么,如此受人尊敬的伯夷和叔齐真的是饿死的吗?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只要玩味一下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饿于首阳”

的意思并不是说“饿死”

,而是指在首阳山过着贫困的隐士生活,它是针对齐景公的奢华生活而言。

孔子只说这对兄弟“饿于首阳”

,并没有说他们“耻食周粟”

,更没说“饿死”

《吕氏春秋·诚廉》曰:“二人北行,至首阳山而饿焉。”

也没有说他俩“饿死”

清代经学家刘宝楠在其名著《论语正义》中为上述文字作注,引用了几位先贤的言论,值得细读。

“钱氏可选《补阙记》:夷、齐不食周粟,非绝粒不食也。

古人禄皆以粟,如原思辞粟是也。

饿而食薇者,粟或不足,有时采薇以充之。

未也只食薇也。

《秦记》谓其食薇三年,颜色不改,诞矣。

案:《汉书·王贡两鲍龚传》:昔武王伐纣,迁九鼎于雒邑。

伯夷、叔齐薄之,饿于首阳,不食其禄。

亦谓因不仕周食禄,故致饿也。”

读完上述文字,可以看到刘宝楠也认为伯夷、叔齐二人当时在首阳仅是挨“饿”

,而并没有“饿死”

但《庄子》里却又多次提到伯夷、叔齐是饿死的说法,《韩非子》中也说“二人饿死首阳之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不浪漫奇幻世界震惊!一夜醒来物价贬值一百万倍抢救大明朝成为影帝私生女之后小僧开挂了乡村透视仙医我真的没有偷那个蓝BUFF啊神奇宝贝之超神训练家重生大明之秦王小说家多开几个马甲怎么了霍三爷,宠妻请克制许愿餐厅并不想爆火世子妃又野又甜全世界都知道她爱我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神级反派系统NBA:巅峰大鲨鱼,镇守篮下!这个忍者明明不强却过分作死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奋斗在修真界重生1998谈小天穿梭时空的侠客我被当做炉鼎三千年大佬们都为我争风吃醋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