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0章(第10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

同伴们见木兰原是女儿身,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12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于是,木兰从军的故事就一传十、十传百,在民间流传开来。

虽然木兰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在正史中却没有关于她的记载。

我们见到的最早记载木兰从军故事的是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

其中描写的“木兰代父从军”

的故事究竟是文学杜撰,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呢?

对于在历史上有无木兰这个人的问题,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木兰”

的名字最早见于民歌《木兰辞》,无正史记载,她只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文学形象,并非真有其人。

而另外一些人却认为,没有被记载入正史的并不代表本人不存在,中国古代就连位高至宰辅者也未必尽入正史,特别是武将,即便参加过征战者也只不过写进了几位战绩功勋特别卓著与地位名望特别显贵的人,况且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真人真事的不计其数,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就来源于真人真事,而且木兰就是唐朝人。

这些人首先认为《木兰辞》中描写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第一,诗中有“可汗大点兵”

句,查遍二十四史,天子而兼有可汗之称的,仅有唐太宗一人。

其次,诗中有“从此替爷征”

句。

只有唐初实行的府兵制,才有子代父征的规定。

虽然府兵制早在北魏就出现了,但都没有子代父征的规定。

另外,诗中描写府兵制的诗句甚多,如“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等等,都是只有唐初有了自备资粮兵器的规定才有可能产生这种行动。

诗中还有“出门看火伴”

等句,也只有唐初的折冲府才规定十人为火,据此可佐证木兰的故事应该发生在唐初。

再次,诗中有“策勋十二转”

句,只有唐代置司勋吏,掌管官吏勋级,凡达到十二转者称为上柱国,对立有战功的将士先授以荣衔,再封以相适应的官职。

最后,诗中有“愿借明驮千里足”

句,史书记载:“唐制,驿置明驮使,非边塞军机,不得擅发。”

据此,木兰的故事亦应发生在唐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扫描你的心高能预警!空降奶包炸翻豪门永夜废土星宝三岁半被六个舅舅团宠了天师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放开那个原始人牧神记星临诸天东京漫画人生从斗罗世界开始签到请叫我超人吧离婚后我被迫和前夫秀恩爱[娱乐圈]农家团宠小福宝带着暴君野疯了无敌神龙养成系统烹煮人生七零大杂院的娇软美人大唐最强驸马爷跨界演员半机械人类成长计划我能合技能我家别墅穿诸天陌路中有你逃生游戏禁止恋爱[无限]都是替身,何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