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0章(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进而孝庄又不惜下嫁给多尔衮,顺治称其为“皇父摄政王”

其二,根据满族的风俗,兄终弟娶其嫂是合乎礼仪的。

因此孝庄下嫁多尔衮从满族的角度讲也没有什么说不通的。

其三,人们认为,后来顺治之所以加封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

就是因为母亲下嫁给他,这样叫更合乎情理。

他们的再一个证据就是南明遗民张煌言的一首叫《建夷宫词》的诗,诗中言:“上寿殇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这里面明确地说出了太后下嫁之事。

张煌言是当时代的人,他的诗应该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

此外,还有人说,曾经在内阁大库档案中见过,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的诏书。

由于上面的几条证据,这一派学者认为太后下嫁多尔衮应该是历史上的铁案,毋庸怀疑。

但是,持反对意见的史学家们接着提出了自己的理由。

满族历史上确实有“收继婚”

这种说法。

也就是说,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他的后母(生母不可以娶)为妻;兄死后,弟弟可以娶他的嫂子为妻。

他们认为孝庄与多尔衮成亲虽然合乎满族的风俗,但这并不见得他们就会按照这个风俗来做。

孝庄与多尔衮从早年就相互倾慕也是没有史学依据的野史传说。

孝庄是两朝皇太后,曾经担负过辅佐两代君主的重任,如果孝庄曾下嫁多尔衮,她就变成了王妃,也不会再有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身份。

张煌言是前明遗臣,他写诗的时候还进行着抗清的斗争,他故意以此来诋毁清朝君王也说不定。

张煌言当时身在江南,根本不可能详细地知晓北京城里发生的事情,而且诗词本身作为一种文学载体,有夸大和歪曲的可能,也不能直接拿来做历史证据。

我们在当时朝鲜的《李朝实录》中,也没有找到“太后下嫁”

的任何记载。

如果太后再婚是公开的,清朝政府也会给朝鲜颁布诏书。

即使这件事是秘密的,每年都会有几批朝鲜使节到北京进贡,他们肯定也会听说这件事。

同时在古代中国皇上称有功的大臣为父并不奇怪,古代就已经有过称大臣为尚父、仲父的先例,这里顺治加封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也没有什么奇怪。

而且,多尔衮死后不久,就开始有人告发他生前曾谋篡帝位,刚刚亲政的顺治皇帝马上下令将多尔衮削去爵位,撤出宗庙,开除宗室名分,籍没家产人口入官,平毁陵墓。

如果孝庄真的曾经下嫁多尔衮一定会反对顺治的这个决定,继续维护多尔衮的名誉。

再一个是,前面学者所说的有关孝庄下嫁多尔衮的诏书,别人谁也没见过,只是一个已经丢失的孤证,也没有办法完全地证明历史的事实。

因此,他们认为孝庄下嫁多尔衮之事纯属野史小说中的传言。

根本不是历史的事实。

总的说来,“太后下嫁”

的疑案,300多年来,各种说法均有,难有定论。

历史学家大都对这一问题采取存疑的办法,至于各种影视文学作品的各种解说,都是根据历史演绎出来的戏说之辞,不能当作历史事实来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在日本当剑豪招财猫崽崽坏心眼可多了穿成末世女炮灰后她杀疯了我开局震惊了女帝沙雕仙厨的美食修真日常超级学神七等分的未来绝世神医大理寺断案实录傅爷,你的小祖宗被你惯坏啦!大数据修仙穿成太后只想咸鱼破事精英里的保安诸天演道天极垠在忍界运营FGO强穿七零:军哥和空间让我躺赢了最强仙尊重生都市都市圣医牧神记原来我早就无敌了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吞噬星空:图鉴神奇宝贝之超神训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