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向真步入酒店会议室,这是今天的第二个专访。
做完了,她就和吴屿一起回广州了。
Vivian是《M》的资深编辑,提问犀利,最喜欢挖掘其他媒体问不出的故事。
她微笑提问:“红茶可以吗?”
桌上是一套温柔精致的Wedgwood杜鹃茶具。
向真也微笑点头,手却不自觉地收紧,她没想到,对自己这么个小设计师,对方都做了功课。
知道她留过学,很少谈英国,却选了英式茶具,这一套有备而来的氛围,让她一下警觉了几分。
开场提问果然就很犀利:“山雨系列是个多段转折的故事,有很明显的个人哲学色彩。
但如果一定要你选一件衣服——你觉得哪件最能代表你自己?”
向真心里一跳,这可不是常见开场问题。
她已经讲过无数次灵感来源,准备的内容也都在“系列整体理念”
的维度里,而不是这类直逼身份认同的精准拷问。
但她还是稳住了:“你问一个人最喜欢什么样的自己,那我只能说——我喜欢我的来时路,也喜欢我未来的可能性,但此时此刻,肯定最喜欢现在的自己,专注当下就好。
所以,如果要选,我选那条浪漫的针织裙吧,巴洛克珍珠那一条。”
她特意用了平缓而坚定的语气,藏起气口,把自己包进一个“此刻的理性”
中。
Vivian眼睛一亮:“那条裙子非常特别,愿意透露一下背后的设计故事吗?”
向真点头,但把话题牢牢拉回工艺层面。
她讲述黔南采风的经历、榕树纹的灵感、深圳针织实验室对新工艺的探索尝试……一环扣一环,精心维持专业与距离的平衡。
Vivian不依不饶:“黔南对你好像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灵感福地,很多印花都来源于那。
你去年的商业设计里,也有黔南蓝染的影子。
能不能讲点黔南的故事?”
她没有马上接招,而是从依山居吴槿的纺织和植物染、毛伯的竹编讲起,娓娓道来小微工坊的“传承与创新”
,让话题停留在“行业”
和“他人”
上。
这种问题就想挖出她的个人情感经历,那不可能。
她甚至主动抛出一点示好:“其实这些都要感谢齐昕园,她当年的专题让我对黔南一见钟情。
高质量的纸媒内容,仍然是许多创作者发现世界的重要起点。”
这是她安排好的一颗“回礼”
。
语气轻巧,礼貌,又给纸媒带了高帽。
Vivian被这一番赞美化解,也不再强行推进。
后面问题还算中规中矩。
在结束时,她问了向真明年是否会继续参加时装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