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111章
九月过半,曾经浩浩荡荡裹挟四方的流民起义军逐渐被各方势力绞杀,其中天水贼事更是被魏帝亲自派遣史官前往记录,史官从天水乱起开始记载,史料记得详细。
《朔桓王本纪天水贼》中记载:二十四年,陇右大饥,流民起义。
天水贼首朱大方、朱二脑袋者,屠户也,刀斫税吏,是年起兵,号曰“见绸衣者即杀”
。
自天水焚掠而东,沿途裹挟流民,屠戮世家巨室,啸聚十万众。
骋受命讨贼,率黑水骑三千并玄甲锐卒二万众,屠,汾水为之不流。
史家几刀笔,竹纸染墨迹,但从历史洪流中把视角真正拉回这个世道,便只剩下“残酷”
二字。
在屠刀中幸存的近三千女众,有两个首领,一个是朱大方的妻子张金娘,一个是安定郡小白村的女屠户白二,张金娘是天水贼的“阿嫂”
,平日几乎不往女子堆里走,她的威望几乎都来自朱大方。
天水贼众覆灭后,这些女子被官军放走,过了汾水便闹起来,张金娘主张带她们去上党寻婆家,但有人要,便跟着走。
白二不同意这点,她记路,从汾水出发回她的老家安定郡有一个多月脚程,这些女子多来自天水贼肆虐的沿途郡县,是可以回返故乡的。
在上党或附近的河内郡找男人嫁,死路一条,她们如今是“贼女”
,连大头兵都不肯要,指望有家有业的男人愿要?当牛做马死了也没人知晓才是!
张金娘恼白二不晓事,一个月的脚程,不怕路上匪贼,就是不怕,那吃啥喝啥?讨饭回乡吗?何况她也不想回到天水去,当初起事时多么风光,杀了世族走的,回去对她这个贼头妻子也是个死,一个人走就更是绝路。
最终女众一分为三,一路千余跟着白二归乡,一路五六百人跟着张金娘去富庶地方找男人,还有些自己有想法,哄散而去。
一个月的时间,对四郡来说几乎是翻了天,姜命一至四郡,先定在张掖设临时四郡府,然后分配守军配额,将各县守军充盈至纸面实力。
接着就“帮助”
四郡的世族揭起反旗,编了许多反魏(主要是骂萧宏老头本人)的童谣家家传唱,又组织了新戏班,想要潜移默化把四郡弄成辽东那个样子就太远了,主要是“断其退路”
。
林一打完收手,在四郡之地留兵六千,这六千可不是普通的兵卒,是骑兵,精锐雪域骑兵,现在辽东那边也就两千多的骑兵驻守。
她准备从居延塞打回雪域去,临行前姜命送行,道:“四郡,宝地也,主君回返后,可请部落之中有名望之人前来坐镇,就如同昔年封右贤王一样,但是……”
林一咧开嘴,摆摆手,“这个我知道,你不要当我是只会用兵的野蛮人,四郡本是雪域故地,这样好的位置,这样丰美的土地,为何大单于部不迁在此地,而是要封个右贤王?太深入魏境啦!
武威一断,四郡皆失,不适合把苏赫部搬迁过来。
我准备在三个王子里挑一个过来给你压阵,人选回去后商量,放心,不管事的。”
姜命自责:“是造化的不是,误解主君谋略,主君乃军神降世,便容易叫人忽略其他……”
嗯,优点是不少,但是这一夸就不得了,直接把林一喜欢听彩虹屁的缺点暴露干净了,林一被夸得鸟脸通红,险些忘记是要带兵回返,都飞上天了才想起来,翅尖一拍鸟头又降落,死活不肯化为人形了,就这么飞在前面带兵走。
呼兰霍兰骑在马上,头抬着看着盘旋在天空的大鸟,口中微微念诵着什么,他的两个同族兄弟好奇地凑过去听。
呼兰因达浑,也就是野生驴子让狗停下刚把耳朵凑上,就听见呼兰霍兰像是唱歌一样背诵着刚才姜命的话:“主君军神降世,叫人忽略其他……军神降世……”
噫!
霍兰大哥在学夸姑娘。
一直把大军送出合黎山,姜命才带人回返张掖,如今四郡郡守都在张掖,姜命旁事不提,先提赈灾。
如今他手头有林一从魏帝那里骗来的国库粮二十万石,四郡今年本身不怎么缺粮,这笔粮用来赈灾的话,肯定不是在四郡分发。
他调配了大量人手,选在刚刚经历过流民作乱的金城陇西安定天水一带放粮。
倒不是故意和魏朝对着干的,而是人家流民起义的地方本身就是蝗灾的重灾区,不是把人逼得吃不上饭,有余粮的郡哪个闹起来了?这四郡的位置和四郡,就好像辽东和辽西。
辽东过得富庶,今年蝗灾虽然损失不少,但是和土豆套种的,蝗灾起来被吃了一些土豆植株,可土豆食用的部分是根茎,是埋在土里的,几乎就等于没遭灾。
在自身有余力的情况下,姜命支援了辽西一部分,这当然不是白给。
需要和崔殊交接的就是这部分政策了,姜命是打着不动刀兵,收拢人心,把辽西给争取过来的主意,所谓不战而胜之,他担心崔殊不了解他的意图,会认为他这个辽西人偏帮辽西什么的,影响下一步布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