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江衡根本不吃他们这一套,她一向讨厌这样虚伪的把戏.
他们进组之后,江衡需要面对的问题变得更多了起来,给他们分配任务吧,她害怕那帮人拿到权力之后开始胡作非为,搞破坏团结的事情。
不给他们分配任务吧,他们又要不服,又要委屈,又要上领袖那里诉苦说自己被孤立了,到时候,她反而又要担上一个“妒忌成性,看不得同志们进步”
的坏名声。
最后,在和张尚文等人讨论一阵子之后,江衡才拿定了主意,
任务,当然是要分配给他们的,但是,那些重要任务的处理权,还是应当掌握在自己手里,“对面”
那帮人只能干些打下手的工作而且他们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必须有人管着看着。
江衡他们要忙着干自己的活计,有时候实在是管不开,就让宣传部、文化部、国防部的同志们共同参与监督。
听到这个消息,连启平不但没有感到挫败和失落,反而萌生了一丝计谋得逞的喜悦,仿佛对方对自己的种种限制,全部化作了难得的恩赐。
“那些固步自封的庸人啊,你们难道不知道,你们派来监督我们的这些同志,全都是我们自己人啊!”
宣传部的风气早在江衡卧病休假的那三个月就已经受到了何怜世的严重污染,那些年轻的同志们沉湎于何怜世对于那个“新世界”
的构想描绘之中,逐渐失去初心,变得浮躁,向往起权威主义社会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幻想着自己成为社会的上流阶级,只是在表面上服从于江衡的管理而已,实际上,他们更希望何怜世来当自己的上级.
文化部的状况也不怎么样,一向严谨行事的张尚丈也犯了疏忽大意的错误,他一直忙于“对外”
的事情:
和代表着工人群体的“风气整治运动”
负责人们打交道,听他们汇报工作情况,给他们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是评论一些文学创作者的作品,进行一些立足于主旋律的指点,而忽略了“对内”
的监督和管理,过于自信地将文化部当成一张染不黑的白纸,打不破的铁板.
他不知道,文化部中的风气也已经被渗透腐化的不成样子了,在花向阳的蓄意煽动下,许多二、三十岁的年轻同志对文化发展的趋势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他们认为现在的陵山文化是僵化的,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而蒋经纬执政时期的风花雪月和纸醉金迷才是真正先进而优越的.。
而且,张尚文忌惮连启平和叶泽霖,而对方却偏偏派出了最能迷惑人心的花向阳——他对花向阳的印象,依然停留在那个热情善良而又意气风发的少年。
“他是个可怜的孩子,何怜世用所谓的亲情把他给捆绑住了。”
正是这份不该存在的信任和怜悯,将文化部引向最终的变质.
国防部那边的情况更糟,国防部长叶泽霖基本上就是一个一手遮天而又贪得无厌的角色,又和其中一位副部长许英才将军狼狈为奸。
高宇峥虽然也身为副部长,却只享有为数不多的一点实权,整个人都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被孤立和边缘化的地位。
他在国防部里的名声并不好,总被那些已经被洗脑的人当成格格不入的异类。
甚至于,他能够调动各地的军队,和各个驻所、战区的负责人们打交道,都只是因为他身处于“风气整治运动督察管理小组”
之中,而不是他的原本职位赋予给他这样做的权力。
在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下,连启平等人的阴谋终于有了一个得以发芽滋长的良机——江衡派人来监督他们,但那些被派遣来的人呢?他们却都是连启平集团的隐形支持者。
这意味着,无论连启平在他们自己的岗位上搞出多少乱子,在那些送往江衡那边的工作汇报当中,他们永远在兢兢业业,永远是白壁无瑕。
刚开始,江衡派发给他们的,都是些无关原则的琐碎工作——印刷,张贴宣传单,抄录文件,接收各城市负责人的工作报告并予以批复,
做这样的工作,他们没有太多的自由,也没有什么做手脚的余地。
“唉呀,看着我们的倒都是自己人,我们还要一天天的干这种死板的工作,什么时候才能有出头之日啊!”
叶泽霖本就是个坐不住冷板凳的浮躁分子,让他整天和铅板油墨打交道,他没干多久就开始受不了了。
“可不是吗!咱们国家那么多城市,每个城市有那么多人,能当上负责人的并没有一万也有几千,每天都有工作报告寄到这边来,我还得批阅,还得回复,我怎么就这么自讨苦吃呢?”
许英才也开始消极怠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