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时别的孩子都在按照要求乖乖地画长颈鹿和小马,廖维鸣却没有,而是在描摹一团混沌的事物。
老师走过来检查作业,对他的作品感到好奇了:“你画的是什么?”
廖维鸣有模有样得解释起来:“我在画难过和不开心。”
简单的水彩笔在他的手里,竟然成了表达情绪的工具。
形状和色彩在纸面上碰撞,让原本不可能描绘出的悲伤,竟然一点点变得具象起来。
那天放学后,美术老师主动找到来接廖维鸣的保姆阿姨。
“和他的家长建议一下,让他去学画画吧。
对性格敏感的孩子来说,画画是个很好的情绪发泄口,对他的成长会很有利的。”
廖维鸣的父母常年不在家,保姆倒是把这番话听了进去。
出于好心擅作主张,真的把廖维鸣送去学画画了。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
直到某一天,忙碌的父亲突然回家。
在看到廖维鸣才在别墅里辟出来的画室时,勃然大怒:“一天天的,就不能培养点正经的爱好?画、画、画,能挣几个钱?”
投诉电话打到美术老师那里去,对方在努力解释着:“廖总您不能这么说。
我教了这么多学生了,能看出维鸣这孩子特别有天赋……”
“天赋有什么用,你也不看看有多少搞艺术的最后饿死了?他要是能挣回本来,我就继续供他读。”
而让父亲没想到的是,廖维鸣的那幅画后来真的卖出去了,两万元整。
于是斥责变成赞扬:“画得好,多画点。
爸爸给你开展览,一直开到学校门口去!”
仿佛在大人眼里,什么都是生意,什么都是钱。
生活里就只有这么两件事,根本没有艺术和理想容身的空间。
但也许,这并不能完全怪廖维鸣的父亲。
毕竟他是从工地上一块砖一块砖干起来的。
早些年跑工程、拉关系,陪客户喝酒,能喝到胃出血住院。
这头输液针才从血管上拔下来,转脸又要去工地上监管,一干就是一整个白天。
父亲实在是受够了这样的苦日子,才会生怕儿子以后过得不富足。
廖维鸣能理解,也能共情,所以他从来不抱怨。
只是他觉得,他好像生错了地点。
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他和其他人都太不一样了。
他的天赋、他敏锐的直觉、他所有对情感的渴望和诉求,都成了父母眼中最无足轻重的事物。
“不够花就从保险柜里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