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章 中国士大夫的山林之趣(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易经》讲大地“厚德载物”

,这厚德即是仁。

所以说,中国士大夫向往山林,是在精神上追求“仁”

的表现,是一种崇高的价值取向。

庙堂与江湖,城市与山林,这都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生活场景,反映到具体的某一个人,亦是两种绝然相反的生活状态。

有志于事功者,无不想在宏大的权力庙堂里觅到一个位置。

另一部份士大夫,则躲避庙堂与城市而置身杂树交花的山林。

这些人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庙堂中吃到了苦头而豁然醒悟的,前面提到的陶渊明、罗伦等当属此类,另一种是天生的厌世派,如庄子。

隐居山林便成了他们逃避红尘的最佳选择。

后者,常被人视为隐士。

在中国的士大夫中,隐士是大家尊崇的对象。

最著名的隐士,除了庄子,莫过于僦居柴桑的陶渊明和住在富春江钓台上的严子陵了。

历代诗文中,极赞山林之美的,多不胜数。

但也有个别的例外,如传为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的淮南小山,就写过一篇《招隐士》的小赋,把山林描画成“虎豹斗兮熊羆咆,禽兽骇兮亡其曹”

的恐怖地狱,乃至发出了“王孙兮归来。

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的呼号。

由此可见,作者不是那种深自谦抑的道德修养者,他愿意步入庙堂,在那里,寻求与君王风云际会的机遇。

与《招隐士》迥然相异的,另有一篇《北山移文》,骂的是那种假隐士,这两篇文章收在《古文观止》中,这里不再赘述。

庙堂与事功,山林与道德,允为形式内容的统一。

一个人,可以先庙堂而后山林,也可以先山林而后庙堂。

既可以身在庙堂而心在山林,也可以身在山林而心在庙堂。

每个人的境遇与学养不同,追求也就不同。

孰优孰劣,因事而论。

当今之世,士大夫作为一个阶层,已不复存在,但热爱山林的读书人,却仍不在少数。

现代生活,决定了他们对山林只能是向往或者短暂的亲近,长久隐居在那里,已成为不可能的事。

结束本文时,我忍不住还要引用王维的《竹里馆》一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这首诗,写自他的辋川别墅。

这辋川,离当时的都城长安不远。

长安即是今日的西安。

我到西安数次,却是无法找到这个比之陶渊明的桃花源更令人神往的地方。

不是没有辋川这个地名,而是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再没有可供诗人流连的茂林修竹。

辋川竟只能存活在唐代的诗歌里,对于我们后来者,这简直是一种虐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狂傲战神今天开始当掌门重生之美利坚反恐圣龙图腾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西游化龙我以辅助女巫的身份超神了清穿三福晋天降热搜!大佬哄妻超高调!最强仙尊重生都市空降甜妻:娇娇人鱼她爆火娱乐圈穿梭时空的侠客穿书女配只想和反派贴贴真实末日游戏地府签到三万年,我举世皆敌随身一个迷雾世界绝代仙王在校园信仰诸天城主夫人又萌又飒我的亲戚有点多洪荒之太清问道渣男洗白指南[快穿]神秘复苏之我有尸骨脉被手下卷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