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山果携儿摘,皋田共妇锄。
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书。
一个耕读自娱的乡村知识分子,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若不是安史之乱,我怀疑寒山是否舍得出家。
虽然绝意仕途,寒山身处幽岩,有时仍不免系国于心;
国以人为本,犹如树因地。
地厚树扶疏,地薄树憔悴。
不得露其根,枝枯子先坠。
决陂以取鱼,是求一期利。
中国传统士人的忧患意识,并没有在他心中消磨殆尽。
对于一个红尘中人,抛开利禄功名,最折磨人的,莫过于国事和家事。
寒山虽然采取了决绝的态度,但仍不免有梦魂牵绕的时候:
昨夜梦还乡,见妇机中织。
驻梭若有思,擎梭似无力。
呼之回面视,况复不相识。
谁知别多年,鬓毛非旧色。
梦中还乡探视妻子,苦捱度日的妻子已经不认识他了。
这种凄凉真是难与人言。
除了国家的频年战乱而导致仕途无望,兄弟与妻子的不容,也是寒山出家的原因:
少小带经鉏,本将兄共居。
缘遭他辈夷,剩被自妻疏。
抛绝红尘境,常游好阅书。
谁惜一斗水,活取辙中鱼。
这首诗可视作是寒山对世俗生活的抗诉。
家庭是避难的港湾,亲情是归乡的小路。
然而,兄弟反目,妻子不容,让寒山真正尝到了国破家亡的苦楚。
哀莫大于心死,在三十而立的年龄,寒山的生命历程产生了逆转。
关于三十岁之前的生活,寒山在另一首诗中有所表述:
出生三十年,常游千万里。
行草合,入塞红尘起。
炼药空求仙,读书兼咏史。
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
看得出,年轻的寒山有着强烈的游侠习气。
并且像李白那样迷于道教。
求仙炼药,壮游万里。
这样的举动,必然是抛家不顾,不但不能养家,还得家中供应他的川资。
这就导致他的亲情疏远,最终不得不弃家出走。
一般的人,内心往往是不坚定的,尽管社会生活一再地折磨他,他仍然不能舍弃,甚至逆来顺受。
这些人,没有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说失去了自我。
尊严、人格、天真与自由,对于他们来说,变成了遥远而又陌生的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