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想,这大概就是李白要筑巢的那棵云松了。
在四峰顶上小憩时,有片刻时间,云雾忽然散开,同立于此的二三游人,无不惊喜。
最奇妙,最惊人的光芒在我眼前盘绕。
添我逸气,撞我胸廓的巨石,像赭色的积木一样垒起;长我志气,扎我浊眼的林松,像戈矛一样怒挺;给我爽气的是鸣泉溅起的最纯粹的白;养我浩然之气的是山脊上蛇行着的且韧且脆的蓝。
五老峰成了一面彩色的多棱镜,每一种色彩通过它的投射,都变成了天国的光芒。
如果我能把它们收集起来,揉搓出一条虹,一端架在这五老峰上,另一端,就搭在每一个新世纪的码头上,让它永远成为人间的黎明。
望眼还舒。
九江城历历在目,烟波无际的鄱阳湖正氤氲着空濛的泽气。
阳光在那里横陈,点点乳白,分不清是翔鹤还是渔帆,迎面一阵风来,是花讯风还是渔讯风?吹上五老峰,就变成充溢的元气了。
据《庐山志》载,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句中的南山,就是这五老峰。
别人在高山面前是景仰,而他只是悠悠地看看,何其淡泊!
同李白相比,他的人生更富老庄气。
我设想,如果此时我站在这位五柳先生的柴桑故居东望五老峰,会不会看见趺坐在风雨中的五位老禅师呢?
五峰都走过了。
永栖在岩石上的林泉之德,烟霞之志,岩穴之风都是不肯被我带走。
它们只肯在山上孤寂着,逍遥着,嚼着吞咽着日月而不被日月吞咽。
该下山了,我忽然产生了失落感。
这是因为我的心挂在李白巢过的那棵云松上,我的灵魂,还徜徉在陶渊明送来的菊花时节中。
下山有数千步石阶。
比上山要辛苦十分。
未及一半,儿子走不动了。
他问我,为什么下山比上山还累?我本有好几种回答,但是我没说,我只是指了指山底下的青莲谷,告诉他,那些低洼的地方,也有很美的风景。
游三叠泉
游三叠泉的路线有二:一是从九江至秀峰的公路中途下车,沿幽壑穷洞,攀援而上。
一是沿五老峰背之青莲谷拾级而下。
我们走的是后一条路线。
从五老峰第五峰下的停车场出发,前行约里把路,至溪口,过小石桥,就进了青莲谷。
端的好一个青莲谷,林木交掩而花含醉态,水石相激而泉更风流。
该谷因李白的别号青莲而得名。
现在,我们一家三口穿行其中,脚踏溪中高高矮矮的石块,头顶树林中浓浓淡淡的蓊郁。
妻与子都表现出少有的高兴。
妻十年前曾来游过一次,那时还是一个无牵无挂的大学生,她感觉那时的青莲谷没有现在这么美。
迂回行约三里许,舍青莲谷上一处山口,从那里下行几乎是垂直的三千多级石阶,就到了三叠泉。
走在石阶上,心情怵兮惕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