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后来成为宋代有名的金石研究大家,有《金石录》一书行世。
当衣衫搜购拓片,说明这对年轻夫妇的追求,亲近诗书而疏于声色犬马。
这种追求贯穿了他们的一生,李清照后来贵为知府夫人,也很少佩戴首饰。
赵明诚的俸禄,多半用来搜求金石,他们因此名传后世,也此遭受到意外的打击。
三
公元1125年,也就是徽宗时的宣和七年,金兵大举攻宋,翌年攻破汴京。
徽、钦二帝被俘。
赵宋政权只好仓皇南迁。
1127年,高宗迁都建康,也就是今天的杭州。
这一年,李清照44岁。
她从青州出发,南下与先期奔母丧的赵明诚相会于金陵。
1128年,赵明诚任江宁知府,一年后死于任上。
这时,李清照46岁。
政权邅递,山河变色,此际的文人,在经受了干戈离乱之后,诗作往往沉郁苍茫。
李清照之前,有颠沛于安史之乱中的杜甫,有失国的李煜;之后,有降元的赵孟頫,有被迫入清为官的吴伟业。
看看他们那些遭受动乱前后的诗作,便能体会到什么叫人生沦落,什么叫去国之悲。
让我们来看看李清照南渡前的最后一首词《诉衷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薰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惜惜,月依依,翠帘垂。
更挼残蕊,更撚余香,更得些时。
再看她南渡后的第一首词《蝶恋花》:
永夜厌厌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这两首词,虽然都是李清照一贯的冷艳,一样的缠绵悱恻。
但不难看出,前一首词是怨妇的怀人。
而后一首词,已隐藏了无法排遣的怀国之痛。
与丈夫久别重逢,又与亲友们欢聚,按常理李清照应该欢乐才对,可她诉说自己“永夜厌厌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因失国而产生的乡愁,便她的“莺声燕语”
,开始有了一点历史的苍茫。
南宋有两位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与辛弃疾。
他们可谓把失国之痛写到了极致。
但是,这两位诗人都没有亲眼见过北宋汴京的繁华。
在金兵大举攻宋的1125年,陆游才出生。
此时,李清照已经42岁,15年后的绍兴十年,也就是1140年,李清照57岁时,辛弃疾才出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