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1章 运河是一段乡愁(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个文明的发育与成长,需要漫长的时间与广袤的地域作为先决条件。

从这两点上来说,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都无法同京杭大运河相比。

无可否认,运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份,是一个伟大文明体系中的灿烂章节。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曾经感受到时代的变迁、风俗的衍生与生活的愉悦。

小时候曾读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我一直对这首诗中表述的江南风光表示了极大的向往。

杜牧在扬州十年,他眼中的山环水绕之胜景,便是对运河流域的生动写照。

后来,我又读到张祜的《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夜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瓜州古渡曾是运河最繁忙也是最繁华的渡口,在张祜的笔下,瓜州充满恬淡的诗意以及舟客羁旅的忧愁。

古代不少诗人,都为运河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

明朝初年的东里先生,是唯一一个为我们留下运河行旅组诗的人。

东里先生名叫杨士奇,是永乐皇帝深为倚重的大学士、内阁辅臣。

永乐十八年,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杨士奇与僚属一起踏上迁都之路。

一路上,他乘坐官船,尽情欣赏运河两岸的风光,写了六首诗。

在《早至仪真》一诗中,他写道:

白沙岸头秋气清,仪真郭里早潮生。

五云北望金台路,初是朝天第一程。

最后一首《花园望北京》,杨士奇是这样表达心情的:

黄金宫阙望都门,预喜明朝谒圣君。

万岁山高腾王气,五云天上焕龙文。

迁都,是影响明朝国运的一件大事。

从历史结果来看,朱棣迁都是英明之举。

但离开花团锦簇的江南而来到风雪迷漫的北国定居,对依恋柳暗花明锦衣玉食的官宦来讲,毕竟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因此,围绕迁都一事,曾在永乐朝廷中引起激烈的争论,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政治危机。

作为朝中最为显赫的文臣,杨士奇拥护永乐皇帝的迁都主张。

所以,在他的运河组诗中,我们读不到忧愁,看到的是一种迁往乐土的喜悦。

应该说,杨士奇的心情,也是运河的心情。

一个国家的首都,必定是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在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是为了将东南丰饶的物资运往北京。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废弃了北京而建都南京,京杭大运河便迅速地衰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洪荒之红云,开局九道鸿蒙紫气联盟之魔王系统诸天信条末世之深渊召唤师末世重生之带着全村来种田血狱江湖圣僧他六根不净清穿七福晋貔貅幼崽三岁半[穿书]在星际成为传说诸天将至:还好我有人生模拟器乡村最强小神农要修仙就上一百层网游之最强传说妃要爬墙:王爷来扶梯这个火影不热血煜景而归灼魂之血昼夜领主之军团召唤莽荒纪末世大佬有空间:重生年代当一姐永夜支配者我要做皇帝皇贵妃她持美行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