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中国的汉文化讲究“仁”
,讲求温文尔雅。
这样一种文化观很难培养心雄万夫的勇士。
一个民族的冒险精神,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扩张能力。
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其特质是重文轻武,重享乐而轻冒险,重秩序而轻革新,重当下而轻未来。
在和平年代,这种文化的缺陷还不容易发现。
但是,设若遇到突发事件特别是遭遇战争时,这种文化立刻就会表现出它的脆弱性。
毛在他的不朽诗篇《沁园春?雪》中评述“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为什么这些开国之君都非文采之士,风骚之徒?因为创造历史的大人物,首先必备的素质决不是吟风弄月的头巾气,而应该是“力拔山兮气盖世”
的英雄气。
契丹人凭借这样的英雄气,统治了北方中国一百多年。
当辽国的统治者蜕变为“重享乐而轻冒险”
的优雅一族时,他们的优势立刻就丧失殆尽。
玩文化他们玩不过汉人,玩骠悍又玩不过女真人,他们除了灭亡,还会有什么出路呢?
问题是,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命运,同样在等待着汉徽宗赵佶。
四
且看这首词: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皇州乍庆春回。
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
沈沈洞天向晚,宝舆还、花满钧台。
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
触处声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
万家帘幕,千步锦绣相挨。
银蟾皓月如昼,共乘欢、争忍归来。
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
赵佶的这首《声声慢》,字里行间渗透了奢华、渗透了脂粉、渗透了优雅,当然也渗透了令人痛心的腐朽。
中国历史中两个诗人皇帝,一个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个就是这个北宋的赵佶。
两人都有极高的才情,但也都腐朽透顶,昏庸透顶。
他们写出的词章都十分华丽,文采丰瞻,道尽帝王的奢侈。
但却找不到哪怕是只言片语来关心民生疾苦,社稷安危。
就说这个赵佶,他是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赵佶凭借神宗夫人向太后的偏袒和支持,顺利地登上皇位。
是年,他18岁。
在神宗的十四个儿子中,赵佶完全谈不上优秀。
比他有资格,有能力继承帝位的,大有人在。
但是,惟独这个赵佶深得向太后的喜欢,因为他每天都按时到太后居住请安,极尽谦恭。
女人本来就喜欢感情用事,何况还是一个年老的妇人。
如果这个老妇人的影响所及仅限于家族,倒也罢了,问题是这个老妇人手中握有为国家挑选皇帝的权力,她的决定直接影响到国运的兴衰,社稷的安危,人民的福祉,这就太可怕了。
当时的宰相章惇,虽然名声也不太好,但是个有见地的人,他是反对赵佶继位的,认为他“行为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并提出了两个合适的人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