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762章(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平台下属五个分点,分布在西北、云贵川、鲁豫皖,每个分点都有从江城研究所派出的技术骨干带队。

刘长河去了陕北,一路骑着摩托带着炉芯翻了十几个沟沟岔岔;张玉兰去了贵州,光是爬坡进村就瘦了二十斤;曹厂长坐镇江城,守着那间老旧厂房,专门给全国各地供货发炉子。

温瑾瑜那年,挂上了“全国优秀基层技术员”

的牌子,照还没拍,她就又跑了。

她去了新疆。

那是唯一一个还没试点的地区,但她非要去。

“再不去,冬天炉子点不起来,他们就得生火盆。”

她说,“火盆出事一锅端,这事我不敢赌。”

秦致远当然跟去了,他现在改名叫“秦工”

,谁都知道他是温工身边那个“黑话不多、脑子贼快”

的人。

两人一起睡炕头、蹲棚子、点炉子、听群众反映、打铁、装风道......到最后,连地方电台都来录他们。

那年腊月,乌鲁木齐的新闻广播里播了一段采访。

记者问:“温工,你这炉子全国都在推广了,你图什么?”

她站在雪地里,戴着灰布帽子,说:“我图人家冬天不哆嗦,能吃上一口热饭。”

记者又问:“你现在已经是平台总负责人了,你考虑升职吗?”

她摆摆手:“烧炉子就行了,别给我升,我怕坐办公室坐废了。”

......

再过十年,全国八十多个县引进了“光启炉”

,三十多个县按她的平台改建了技术推广站。

那时候,温瑾瑜已经快四十岁了。

有一次,有人拍她照片,她一笑,满脸的风霜与熬夜留下的皱纹,但整张脸,透着火光一样的暖。

有人开玩笑说:“温工,你是不是铁打的?”

她回了句:“我不是铁打的,我是炉子烧的。”

......

故事的最后,是研究所那片后山,立起了一块新碑。

上面刻着:

【她在时,我们吃过热饭。

风吹过山林,松针簌簌落地。

炉子还在烧,人也还在干。

她走的那条路,没有终点。

但每走过一地,就多一口热饭。

【全文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能看到生死簿乖宝别哭!禁欲大佬掐腰哄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娘娘偏要住冷宫坐拥满级空间后我在末世躺赢邪王的小祖宗被娇宠了神秘酷宝:爹地,大佬妈咪飒爆了长公主病入膏肓后妖孽小仙农我成了正道第一大佬卖火箭的小女孩[星际]从废墟崛起守护天使与你同在海贼之白银王权者天降CP:影后她被迫营业科技尽头剑道第一仙木叶之大蛇丸传人闹腾诸天,不正经的系统穿书后,佛系贵妃又剧透了领到分配的顶流老公后热搜爆了联盟:我真不是绝活哥开局变成一只虚快穿之炮灰打脸忙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