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窗外,俄文站牌“赤塔”
在雨中若隐若现,雨滴沿着车窗蜿蜒而下,宛如时间的泪痕。
列车在鄂木斯克站稍作停靠,两名苏联军官踏着积水步入车厢。
年长者约莫五十岁光景,左脸颊上一道醒目的弹痕,无声诉说着过往的硝烟岁月。
他操着带有伏尔加口音的俄语,低声询问:“是程博士吗?卡尔波夫上校托我们带来这个。”
递来的牛皮纸信封上,苏联红军总参谋部的火漆印章庄重而肃穆。
信封内装着1946年7月25日的《真理报》,报纸空白处,铅笔字迹潦草却坚定:“带文件原件至莫斯科酒店314房,8月5日前有效”
。
程墨白注意到,年轻军官的右手始终紧贴枪套,而年长者缺了无名指的左手,正以一种特定的节奏轻敲座椅扶手,那是当年在哈尔滨与苏联情报人员约定的确认信号。
窗外,车站的钟声敲响十一下,蒸汽机车释放气压的嘶鸣声,与雨声交织成一首悲壮的交响曲。
莫斯科酒店的电梯需要身着制服的服务员手动操作。
当老旧的铁栅门缓缓闭合,程墨白注意到,电梯控制盘上刻着几道新鲜的划痕,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与笔记本最后一页的标记不谋而合。
314房间的门半掩着,卡尔波夫上校站在窗前,右眼依旧戴着那个熟悉的黑色眼罩,那是1942年在哈尔滨监狱受刑留下的伤痕。
窗台上,一台德国产的“leica”
相机静静伫立,镜头正对着对面的军区大楼,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这是土肥原的三份供词副本。”
卡尔波夫推来一个生锈的铁质文件盒,盒盖上用日文写着“关东军防疫给水部”
。
“注意看被修改的部分。”
程墨白将三份文件平铺在茶几上,英文版用墨水涂黑了所有关于活体实验的内容,俄文版缺少部队编制和具体数字,只有日文原版在字里行间用暗语记载着“特别移送”
数量,代号“木材”
代表健康成人,“石块”
指代儿童。
三份文件都盖着“极密”
的钢印,程墨白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印泥中混着特殊的蓝色粉末,这些证据与1943年在哈尔滨平房区发现的实验记录完全一致。
卡尔波夫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手帕上沾着血丝:“他们在伯力也发现了这种粉末……是干燥的鼠疫菌株载体……”
军事法庭设在原日本驻苏大使馆的会议厅内。
程墨白看到书记官正用一台老旧的“underwood”
打字机准备次日开庭的文件,机器缺少了“た”
、“を”
等假名键,打字员不得不频繁地手写补充。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
:()逆光谍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