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正月初八,晨光微熹中,董佳佳随南巡队伍与留守宫中的众人一一作别。
车马就绪,一行人登上马车,伴着车轮碾过青石板的轻响,朝着旅途第一站河北缓缓驶去。
车窗外风光渐异,刚踏出宫墙的格格们像是挣脱了束缚的雀儿,隔着车帘指点着沿途景致,清脆的笑语时不时飘进车厢。
董佳佳望着她们眼里闪烁的新奇与雀跃,感受着这份久违的自在,嘴角也忍不住漾起真心的笑意。
连一向端庄持重的皇太后,眉宇间也因这青春恣意的氛围,悄然染上了几分难得的松弛与温和。
一行人在河北并未久驻,仅停留三日。
期间康熙忙于召集当地官员觐见议事,董佳佳几人便也未得空细细游览当地名胜。
倒是皇贵妃随康熙行程,于行宫正殿召见了三品以上官员的家眷,董佳佳亦陪同在侧。
她心里明白,这场面本就是皇贵妃的主场,于是便只静坐在一旁,以端庄娴雅的仪态彰显着皇室气度,如一幅背景板,适时地迎合着皇贵妃的话语,将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场官员家眷的召见,让董佳佳窥见了抬旗后皇贵妃不同寻常的一面。
往日在宫中,皇贵妃除了对德妃、惠妃稍显不同,对其他嫔妃向来是一视同仁的淡然神色;加之她位分虽高却非皇后,不必受后宫诸人日日请安,董佳佳与她的交集也多限于宫中庆典,往往是众人先到皇贵妃处集合,再由她领着去往慈宁宫,极少有机会见她这般与人周旋。
此刻的皇贵妃,一举一动皆是世家贵女的雍容典雅,言谈间却又带着恰到好处的亲和暖意。
董佳佳冷眼旁观,瞧出双方原是生疏的,偏因皇贵妃这份亲和分寸拿捏得极好,席间气氛竟显得热络又亲近。
董佳佳望着皇贵妃这般面上和煦、心思难测的模样,竟与康熙平日待人的做派别无二致。
恍惚间,她想起皇贵妃初入宫时的光景,那时的皇贵妃身姿纤纤若扶风弱柳,气质却清冷出尘。
因出身康熙母族,董佳佳知晓皇贵妃对她们这些出身低微的嫔妃向来是毫不掩饰的轻慢,态度直白得近乎率性。
可后来呢?孝昭皇后骤然薨逝,她对后位的觊觎日渐显露;与钮祜禄贵妃明争暗斗,经历生子的欣喜、丧女的痛彻,在皇贵妃位上一次次冲击后位又屡屡受挫……岁月流转,皇贵妃早已不复当初模样。
董佳佳心中暗自喟叹,这深宫果然最是磨人。
她忽然惊觉,自皇贵妃举族抬旗之后,便再未见过她为后位有过半分动作,难道是……真的彻底死心了?可转念想到皇贵妃将于今年薨逝的结局,董佳佳便将方才的念头压了下去。
执念这东西最是难消,若换作是她,离后位仅差半步之遥,断不会轻易放手。
她暗自揣测,抬旗后的皇贵妃无论家世、位分皆已完全具备入主中宫的资格,如今这般毫无动作,怕是在暗中蓄力,要做足准备才对后位发起最后的冲击。
垂眸思忖片刻,董佳佳心头豁然开朗,总算对皇贵妃眼下的低调有了几分理解。
皇贵妃如今最缺的,无非是一个亲生皇子。
想到此处,她对皇贵妃日后的薨逝忽然有了些推测,若皇贵妃真为这后位孤注一掷,怕是要重蹈孝诚皇后的覆辙,落得一尸两命的凄惨结局,比前人更添几分悲凉。
毕竟皇贵妃今年薨逝已是定数,若不是因难产而亡,又怎会让好好的一个人骤然离世?况且史册明确记载,皇贵妃生平只诞下过一位格格。
这般想来,董佳佳觉得自己的推断,倒也并非毫无根据了。
想到此处,董佳佳心中掠过一丝不忍,不由得抬眼望向坐在前方的皇贵妃,眼底悄然闪过一抹怜悯。
恰在此时,正与旁人谈笑的皇贵妃似是察觉到她的目光,转头望了过来。
董佳佳连忙敛去眼中情绪,唇边漾开一抹浅淡的笑意。
这突如其来的一笑让皇贵妃微微一怔,一时摸不着头绪,心中不由多了几分警惕。
可再看董佳佳,笑过之后便又恢复了先前的沉默,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倒让她更觉莫名其妙。
皇贵妃暗自思忖,此次南巡与端妃同行,倒让她把这位妃位之首的性子看得更透彻了些。
果然如宫中传闻那般,端妃性子淡然疏离,向来对后宫风波避之不及,只爱在永和宫里潜心琢磨些新奇吃食。
可这离了宫,第一次召见地方官员家眷,偏偏要她独自应付场面,此刻瞧着端妃沉默无言的模样,当真让她觉得一言难尽。
不过转念一想,端妃自进殿后便安分守己,既未与她争风头,也未同官员家眷过多攀谈,显然是拎得清分寸的。
彼此本就无利益纠葛,眼下看来也并无恶意。
皇贵妃心中的疑惑稍纵即逝,很快便收回目光,继续与面前的家眷们从容谈笑起来。
召见官员与家眷的仪程不过一日,随后南巡队伍便再度启程,朝着山东进发。
一路晓行夜宿,倒也平顺愉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