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刘协仔细观察着老农的操作,只见他轻松地驾驭着黄牛,犁铧翻起的黑土中,还能看到去年埋下的豆梗。
这是刘协推广的轮作法所留下的痕迹。
轮作法是一种科学的种植方式,通过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刘协看到这一幕,心中感到无比欣慰,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老丈,今年收成如何?”
刘协蹲在田埂上问。
“托陛下的福!”
老农擦着汗笑道,“新式水车浇地方便,这耐寒豆种一亩能多收三斗!”
他指着粮仓前排队的人群,“您看,虽然收成高了,但官仓收购价还是涨了,这是在帮补我们农民啊。”
刘协注意到许多孩童穿着厚实的棉袄,脸蛋红扑扑的,再不是记忆中面黄肌瘦的模样。
而长安西市的早市正热闹非凡。
街角医馆前,华佗的弟子正在分发预防伤寒的药汤,队伍井然有序。
回宫途中,刘协突然勒马停在一家绣坊前。
透过轩窗,可见织女们正在操作改良过的纺车——那是他根据记忆绘制的珍妮纺纱机雏形。
“陛下可是想到什么?”
贾诩敏锐地察觉皇帝眼中的亮光。
刘协不答,径直走向御书房。
他铺开素绢,毛笔蘸墨,开始勾画记忆中的御寒之物:口罩:双层棉布中间夹薄纱,耳挂用弹性牛筋手套:五指分开的款式,掌心处加防滑麂皮毛袜:羊毛编织,袜筒加长至小腿画到兴起,他又添了几笔:“这种叫‘围脖’,绕颈三圈可御风寒;这叫‘耳罩’,内衬兔毛…”
贾诩看着这些奇巧物件,胡须微颤:“陛下,这…”
“传黄道婆!”
纺织署内,年过六旬的黄道婆捧着图纸双手发抖:“陛下天纵奇才!
这‘手套’五指分开,竟不影响拉弓射箭!”
刘协亲自示范:“口罩这两层布中间要留夹层,可塞入药草防病。”
他拿起织机上的羊毛线,“袜子要这样收口才不滑落…”
三日后的清晨,第一套样品呈上御案。
刘协试戴羊毛手套,惊喜地发现黄道婆改良了设计——指尖处开了小孔,方便士兵扣扳机!
“好!”
刘协拍案,“先赶制五万套送西域前线!”
纺织署日夜灯火通明。
刘协创新的"
流水作业"
极大提升了效率:东厢三百织女专纺棉纱西院五百绣娘裁剪缝制后坊两百老妇填充药草校场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残疾老兵负责检验成品贾诩巡视时看到,一个失去右臂的老兵正用左手捏试手套厚度,独眼中闪着泪光:“当年要是有这个…张校尉就不会冻掉手指了…”
而在长安,刘协看着各地呈报的棉田扩展计划,对正在孕检的蔡琰笑道:“等这批冬衣轮换下来,就发给百姓过冬。”
蔡琰腹中的孩子突然踢了一脚,仿佛在回应父亲的话。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