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屯田确有其事,可他以此借口多少有些蹩脚。
前些日子,他见北军粮饷不足,恐成日后大患,知道洪维民父子的窗户纸不能贸然捅破,想让他们把吃进去的吐出来更不可能,想要解决问题,必须得另辟蹊径才行。
同荀廷鹤以书信商讨几次后,便上表请求就地垦荒、屯田、积谷,绥怀远近,此事有荀廷鹤支持,又有洪维民从旁吹风配合,雍帝自然答应下来。
如今屯田之事才刚开了个头,挑选了几个官吏,连下田丈量之事还没做,加上有张廷言协助,他其实完全可以抽身;况且他身为宣抚副使,也担着监军之责,一同北上才是分所应为。
这些他都知道,可他更清楚,自己可不是什么忠臣孝子,两军阵前瞧见狄迈,不用说话,只消看这小子一眼,怕就要不管不顾地把其他事情全都撇下,想方设法回去找他。
他还有两件事未了,一是等这战安稳结束,屯田步入正轨;二是等母妃过世,为她送葬。
他打定主意,等这两件事了结之后,再回去找狄迈不迟。
反正他爹毕竟是雍帝亲弟弟,总不至于因为一个逆子丢了脑袋,大不了就当自己当年不小心生了块叉烧就是;至于荀廷鹤,也只当自己识人不明,看走了眼吧。
而如果现在就走,对不起的人实在太多,他再没心没肺,这种事总还是做不出来的。
闻言,吴宗义两眼瞧着他,对他点一点头,“如此也好。”
这四个字出口,刘绍忽感让人扒了衣服,埋在心底里谁也没说过的秘密好像摊开晒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他勉强地笑了笑,又补上一句,“说来不怕将军笑话,我这人其实有些怕死,战场上动刀动枪的事,实在是做不来。”
屯田之事算是借口,可这话的确不假。
他知道自己如今在夏国的名声有点臭,贸然跑到前线,夏人士卒认不出来他,可能把他当寻常官员给宰了,万一认出他来,以为狄雄当初反水真是他指使的,对他怀恨在心,他可能死得更惨。
别管君子还是小人,都不能没事往危墙下面站,他还是老老实实留在大同为好。
“嗯,”
吴宗义慢慢骑着马,“没关系的。”
果然,两日后大军终于动身,越过长城北上。
陆元谅说禁军为天子卫戍,担心有失,所以让其在后接应,不和大军混编。
谁都知道他话说得漂亮,实际上是担心被禁军败坏了全军风气,但曹子石自己也不愿以身试险,反而欣然同意,迟了几日动身,远远缀在后面。
大军越过长城北上,原本更加靠近沙井,但周宪一定要收复亦集乃不可,于是人马又浩荡西进,吴宗义率领前军昼夜奔驰,路上用了近十日,终于赶到亦集乃城下,然后只用不到一日就攻破此城。
此时夏人前军也已只有几十里地,狄申单独分出三万人,往亦集乃而来,狄迈统领大军,仍是直指大同。
幸好陆元谅早有准备,无论周宪如何催促,他所率大军每日都只行军十里二十里,探得狄迈消息之后,便马不停蹄,立刻回师向东。
周宪虽然恼恨他不听自己调度,但偶尔夜深人静之时,也难免想到,陆元谅要是当真听了自己的,恐怕过不几日,就要眼睁睁看着狄迈围攻大同了,于是就也没吱声,反正亦集乃已攻下,对朝廷也就有了交代,他跟随前军一道进城,连夜便起草了告捷的文书。
他在奏章中极力描绘,称夺取这座城,就是在夏人那里楔了钉子,以后我大雍背靠这座城出兵,进可攻、退可守,胡人从此要夜夜不得安枕,写完之后,大笔一挥,给俘获和斩首人数各自添了个零,一道写上。
过了多日,刘绍拿到副本,笑了半晌,心道以后再看雍国军报,看来需要自己截去一位。
可没过几天,大概是他这嘲笑遭了报应,周宪特意给他来信,邀他入城庆功。
他推让几次,实在推不过,也担心不盯紧了这阉人,将来他再折腾出什么幺蛾子,坏了大事,想起答应荀廷鹤的话,犹豫一阵,终于动身。
临行之时,他跨上马,忽然一乐,暗道:君子重然诺,我今天怎么也算是个君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