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31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2(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有某些联系。

但是儒家所知的限于“数度”

,而不知所含的原理。

这就是说,儒家只知道“道”

的粗的方面和细枝末节,而不知其精,不知其本。

《天下》篇继续说:“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

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

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天下》篇接着做出了各家的分类,肯定每一家都对于“道”

的某一方面有所“闻”

,但是同时尖锐地批评了这一家的缺点。

老子和庄子都受到高度的赞扬。

可是很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道家领袖的道术,也和别家一样,被说成“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也只是“道术”

的一方面。

这是含蓄的批评。

由此看来,《天下》篇的含意似乎是说,儒家知道具体的“数度”

,而不知所含的原理;道家知道原理,而不知数度。

换句话说,儒家知道“道”

之末,而不知其本;道家知其本,而不知其末。

只有两家的结合才是全部真理。

司马谈、刘歆的折中主义

这种折中的趋势一直持续到汉朝。

《淮南子》,又名《淮南王书》,与《吕氏春秋》一样具有折中性质,只是更倾向于道家。

除了《淮南子》,还有两位历史学家司马谈和刘歆,本书第三章曾提到他们,也表现出折中的趋势。

司马谈是一位道家。

他的《论六家要旨》说:“《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史记·太史公自序》)他往下指出了六家的优点和缺点,但是结论以为道家兼采了各家的一切精华,因此居于各家之上。

刘歆则不同,是一位儒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奇门医圣我的师门有点强海贼:巴基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柯南之从聊天群开始我在伟大航路上靠基建当新皇绝品神医混都市斗罗之雷神传说混在妖尾的魔导商人娇娘春闺我上我真行咸鱼穿成年代文炮灰[快穿]我变成了修真洞府替嫁医妃硬核宠夫海贼之白银王权者快穿后白月光她在线发糖影视世界学才艺快穿之后女配无解了超虚拟世界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刺客之王霸天龙帝怪兽电影宇宙穿成咸鱼女配,她靠巅峰系统爆红乾隆继后我不配(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