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6章 李白 赌徒(第1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李白写下《赠武十七谔》请求武谔穿过交战的火线,去已经沦陷的山东,把儿子伯禽接到身边来。

李白最终选择住在庐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他满可以继续修道成仙了,但天下大乱,正是出英雄的时候。

他蹉跎十多年而不得的机会,现在正有一个被捧在他面前:太子在马嵬驿与去往成都的玄宗分道扬镳,无奈之下,玄宗只能封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命他收复长安。

但同时,老皇帝也任命永王李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另带一路兵马在广陵造船做水军由海上绕道幽州,进攻安禄山的老巢。

永王沿长江行军,他的说客已经带着永王的征辟信来了两次,请李白出山去做参谋。

李白都拒绝了——他又不傻,这是当时一般名士都会做出的一致选择:江南还安定,应该在此休养生息等朝廷重建起来去谋个好位置。

从军去反抗,都是险中求富贵,不值当。

消息灵通人士更知道,永王的行动关系着皇家争权夺利的斗争:太子离开老皇帝后不久,自作主张继位为帝,没有通知老皇帝。

老皇帝很快对此做出了反应——一边发布退位诏书,一边又补充说:四海军国大事,皇帝先决定,然后奏给上皇。

皇帝在西北灵武,距离长安遥远,奏报难通的时候,上皇以诰旨先处置,然后奏给皇帝。

等到长安克复,上皇才真正退休。

太子手里只有西北的统治权,江南还在老皇帝手里。

永王李璘这时候自己带领一支军队南下,自然是老皇帝的命令。

在新皇帝眼里,李璘的军队就是老皇帝要从他手里割出江南的狠招。

明眼人都知道,跟着李璘难保不成为皇家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但李白等不得了。

太平时代,选官制度这架事无巨细的机器碾轧着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而现在,一切机器都停止转动,严丝合缝的规则被扯开一个大洞。

他五十五岁了,这是时代的大不幸,也是他最后的机会。

人无法看清自己的命运,但前代的命运,像是黄麻纸上的纤维,丝绸撕开时参差的裂痕,观察得久了,一切细节都有意义。

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去请了三次;谢安隐居东山,直到四十多岁还一无所成,这些都成了对李白命运的隐喻。

他的人生轨迹必须在此时与诸葛亮、谢安重叠。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永王李璘的军队到达浔阳。

第三次派人来请,李白终于点头,下山来到永王李璘军中,成为江淮兵马都督从事。

他写了十一首《永王东巡歌》记录李璘进军的过程。

在他为自己设定的命运簿里,这个时间点,他是淝水之战前的谢安。

他写下“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安史之乱将如淝水之战成就谢安一样,成就李白。

在李白用他积攒五十多年的热情与才华为永王唱着高歌一路东下时,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刚刚继位的肃宗正在江南地区布下一张大网。

在肃宗这里,他有两个敌人,一个是占领河南河北与国都的安禄山,另一个,是随时能够把他的皇帝位置掳夺的老皇帝玄宗。

北方战乱,江淮还有租赋亿万,是对抗安禄山所有资源的出处。

永王李璘奉了玄宗皇帝的命令做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四道节度使兼江陵大都督,尽占江南财政军事。

皇帝的宝座,是肃宗急吼吼从父亲手里抢来的,难道他的兄弟不能再从他的手上抢去吗?偏偏李白还在《永王东巡歌》里大剌剌写“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拥有火影系统的我才不是男孩子网游之金刚不坏限定暧昧我家别墅穿诸天韩警官快穿之宿主又秀恩爱啦成为影帝私生女之后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小可爱被偏执男神叼走了我的修炼能加速我活了几万年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我的修炼变质了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封神之灶王爷奋斗史亲子鉴定师末世重生小娇妻重生文娱洪流年代文作精女配她不作了沉醉不醒在惊悚世界无限开挂僵尸:我又被九叔挖出来农女的诰命之路海贼之白银王权者妻子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