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东亚版“塔岛技术悲剧”
现在,也许我们应该追问一句:“为什么周口店直立人没能留下后代到今天?”
他们曾经在50万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地在龙骨山上的猿人洞中栖居,足以证明他们是适应本地环境的人群。
为什么在距今20多万年前,他们永久地离开了龙骨山,无影无踪了呢?
魏敦瑞曾经提出一个猜想:他根据周口店北京人头骨的特征,认为这些直立人群体中存在着“人吃人”
的习俗,类似于近代仍然存在的一些丛林食人族的习俗。
有人根据他的这个猜想,引申出周口店北京人的灭绝可能与自相残杀有关。
但是,学者们很早就否定了魏敦瑞的“人吃人”
猜想,连带着也否定了周口店北京人因自相残杀而灭绝的说法。
一种流行的解释是,周口店北京人遭遇了严酷的冰期,御寒艰难,生存环境中食物匮乏,最终全部饥寒交迫而死。
这个解释有点儿小瞧了周口店北京人的能力。
首先,他们在寒冷环境中生存的能力并不差。
如前所述,龙骨山上最早出现古人类是在距今70多万年前,当时气候是比较寒冷的,英国《自然》杂志在介绍周口店北京人的生活年代的那期的封面上,特地印上了“北京人曾经很冷”
的大标题。
周口店北京人能够人工取火,而且长期生存在中国北方环境,本身就说明了其御寒能力是不错的。
其次,他们是有智商、有双腿的古人类,具有迁徙能力。
几十万年中,东亚直立人时而扎根龙骨山,时而离开龙骨山。
当周围环境变得不适合生存时,他们会集体迁徙。
即使遇到非常严酷的大冰期,他们也可以转移到南方的温暖环境生活,等到冰川消退、气候回暖后,再向北发展。
所以,冰期很难把周口店北京人乃至东亚直立人一网打尽。
正如一位古人类学家质疑的那样,冰期对世界各地气候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不至于把东亚直立人都灭绝了,“至少在中国的南部和中部地区不存在典型的冰川遗迹。
再说了,生活在那里的大熊猫都挺过来了,人没有理由挺不过来”
。
如果基因派的观点是对的,那么东亚直立人到底是如何被“团灭”
的呢?
答案可能是,他们遭遇了塔岛(即塔斯马尼亚岛的简称)技术悲剧。
塔岛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方向,与大陆隔着200多千米宽的巴斯海峡相望,面积约有中国海南岛的两倍大。
考古学家发现,在冰河时代,塔岛曾经与澳大利亚大陆由冰桥相连。
在距今3.5万年前,古人类就来到了塔岛居住。
直到距今1万年前,塔岛还一度与澳大利亚大陆相连,之后冰期结束,气候变暖,塔岛与大陆彻底分离,塔岛上的原住民就与世隔绝了,直到几百年前,欧洲航海家发现了他们。
当欧洲人第一次碰到塔岛原住民时,发现他们没有任何类型的骨制工具,比如针和钻;没有防寒的衣物;没有把手类工具;没有鱼钩、渔网、刺矛、回旋镖……几千个原住民分属9个部落,过着原始的狩猎和采集生活,他们用木棍和长矛猎杀海豹、海鸟与沙袋鼠为生。
但是考古学家发现,第一批塔岛原住民曾经拥有过骨制工具及其制作技术,可是都逐渐遗弃了。
比如在1万年中,他们的骨制工具变得越来越简单,到距今近4000年前,他们再也制作不出来任何骨制工具了。
没有骨制工具就不能把兽皮缝成衣物御寒。
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哪怕是在凛冽的严冬,塔岛原住民也近乎赤裸,只在皮肤上涂些海豹油脂,在肩膀上搭层沙袋鼠皮。
再如他们曾经大量捕鱼吃鱼,这项技术在3000年前也遗失了,当欧洲人让他们吃鱼时,他们感到很恶心。
塔岛原住民也并非没有技术创新。
4000年前,他们鼓捣出了一种木筏,是用成捆的灌木制成的,要么由男人用桨划,要么由女人游泳推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