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十一章 第一击(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魏启回朝两个月了,这两个月里他十分忙碌,除了在王府听两位师傅讲课,就是到待诏处学习,晚上在灯下苦读师傅交待的书籍。

靖安帝对魏启十分关心,隔三差五地派人赏赐各种东西,丽妃也是经常派人赏赐各种吃食和衣料、首饰。

这天,丽妃又派女官给叶七送来了鲁縑,产自河东郡的单州,每匹的长宽与其它丝纱一样,重量却仅有四两重,打开一看就如烟雾一般,众人都啧啧称奇。

叶七不禁赞叹道:“我们蜀郡的锦和纱也就算天下一绝了,万万没想到河东也有这么轻薄的纱。”

那名女官道:“现在东南的丝绸和纱也是了不得,扬州的毂和亳州的纱都很有名。

有句诗就说‘维扬软毂如云英,亳州轻纱若蝉翼’呢。”

这时一个王府女官悄悄来到叶七跟前道:“内省的邱公公到王府传旨来了。”

叶七一楞,连忙让小红给丽妃遣来的女官封个上等的红包,然后匆匆忙忙往前面去。

半路上就遇到了回来的魏启,叶七连忙问邱得用传的什么旨,魏启道:“传的是皇伯父一道口谕,让我明天上午去体仁殿,随朝听政。”

叶七道:“随朝听政,那就是开始让你参与朝政了?”

魏启道:“没有明确说,但让我听政应该就是开始吧。”

让明亲王魏启随朝听政,可以说是不知不觉地进行,但另一件事却是明发上谕,那就是同意金陵王魏理和世子魏综年底上京朝贺。

大随的皇室宗亲就籓以后,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一般是不允许回京的,每逢正旦,上一道贺表即可。

就以金陵王而言,除了弘治八年五公之乱那种特殊的情况,魏理回京洗清自己的嫌疑,并向靖安帝表示拥戴后,再没有一次进京。

同意金陵王父子进京朝贺的消息一出,朝堂内外顿时开始议论纷纷,官员们各自猜测靖安帝的深意。

原本让魏启随朝听政,人们以为是立太子的开始,但让金陵王进京,特别是带世子魏综随同进京,就颇值得玩味了。

如果选定了魏启为太子,那让金陵王进京就纯属多此一举,上谕里说是让叔侄相见,但皇家的亲情总是让位于权力之争。

在太子位不明的情况下,金陵王进京本就是一种不安定因素,特别还带着有太子呼声的世子魏综。

于是许多官员猜测靖安帝心中并没有下决心,太子之位依然未决,一些人开始蠢蠢欲动。

很快便有一封弹劾的奏本送了上去,要弹劾的人是待诏处李至清、张大复、袁小修,以及太学里的拔贡王逸和齐业,罪名是泄露机密、贪污国帑。

事情是这样的。

几天前,翰林侍读学士刘正宗要求致仕获准,准备回乡。

刘正宗在翰林院二十余年,从没有获得好差,仅凭微薄的俸禄本就捉襟见肘,去年又因为上书被罚俸一年,更是雪上加霜。

他被皇上处罚闭门思过,一些同年、好友为避嫌疑也不敢登门,此次致仕回乡有些人想送点程仪也不敢,即使有个别胆大的,却一样的清贫,拿不出几个钱,弄得一个二十多年的老翰林居然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

李至清等三人知道后,经过商议,把待诏处两年来的废纸、废绢等卖了27两多银子,20两送给刘正宗做盘缠,又喊上了魏启、叶七,用余下的7两多银子,一起请刘正宗喝了一顿践行酒。

这件事很快被别有用心的人探到,并立即上书弹劾,靖安帝命令都察院和刑部共同调查。

经过调查,泄密之事并不存在,该存档和保留的文书、底稿没有缺失,卖掉的废纸都是无用和没有价值的。

过去这些废纸的处理也是一样,卖后由待诏处人员,或请上翰林院同僚,在年节聚餐饮酒。

尽管实际情况如此,但律令上规定,此等费用应该上交国库,既然都察院和刑部都出面调查,只能按律令处理。

于是刘正宗的二十两银子又被追回,吃掉的7两多银子也要追缴,问题是如何处理人员。

所谓的拔贡王逸、齐业,实际是明亲王魏启和他的表妹叶七,调查官员得知真情后,哪敢提什么处理意见,只好马上上报,最后报到刑部尚书和左振昆那里,二人也只好一起到政事堂向吕夷初汇报。

吕夷初听完汇报后,颇有些不以为然,说道:“这分明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狂傲战神今天开始当掌门重生之美利坚反恐圣龙图腾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西游化龙我以辅助女巫的身份超神了清穿三福晋天降热搜!大佬哄妻超高调!最强仙尊重生都市空降甜妻:娇娇人鱼她爆火娱乐圈穿梭时空的侠客穿书女配只想和反派贴贴真实末日游戏地府签到三万年,我举世皆敌随身一个迷雾世界绝代仙王在校园信仰诸天城主夫人又萌又飒我的亲戚有点多洪荒之太清问道渣男洗白指南[快穿]神秘复苏之我有尸骨脉被手下卷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