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再抬头时,黎征已经把手机收了起来。
“姜记者,你——”
“黎总,我不做记者了,”
姜思鹭说,“你别叫我姜记者了,叫我姜思鹭就可以。”
“姜小姐,”
对方选择了这个称呼,“那我们都不要叫职位。
你也别叫我黎总,叫我黎征,可以吗?”
“行,黎——黎先生。”
两人最后走进了剧本杀的房间。
这帮人好像都是硬核推理爱好者,选的是个极烧脑的悬疑本。
姜思鹭看了几页,确认自己不是凶手和关键人证后就躺平了,把推理的任务交给了这帮理工男。
走神的时候听他们说了几句,姜思鹭大概明白了这部门的定位——雀羽视创之所以成立不久就在国内一骑绝尘,靠的就是老总黎征逆天的算法能力,能实现其他公司无法实现的特效成果。
用他们业内话讲,就是“不用别人的轮子,自己去造轮子”
。
这个部门的人都是黎征从海外各名校高薪聘来做算法的,性格活跃,技术也过硬。
一群天之骄子,现在聚在一起研究这本子里的妓院老板是怎么死的,画面过分美丽。
不想发言的姜思鹭环顾四周,正对上黎征看向自己的目光。
她以为他也觉得这游戏无聊,朝他感同身受地点了下头。
黎征一愣,而后笑了笑。
狐狸眼睛眯起来……
看上去不太可靠。
人变得好快,他和两年前真的很不一样,姜思鹭心想。
她遇到黎征的时候还在前公司打工,每周都要穿得人模狗样去参加各个行业的峰会。
那一场是关于国内特效行业虚拟制作的,去之前姜思鹭还和同事吐槽——就国内这五毛特效有什么好开的。
按会议流程,几个业内大拿上台讲话后,是一场圆桌对谈,黎征代表刚创业的雀羽视创上台。
他当时提出了很多在国际上已经发展起来、但在国内还比较新的概念,包括虚拟拍摄和自己公司研发的动物毛发系统。
可能是年轻,措辞冒犯到了几个同桌的前辈,立刻被怼得只来得及介绍了个概念,后半段甚至没来得及讲。
台下的记者对特效也一知半解,到提问环节,追着几个前辈不放。
黎征被晾在台上,好不尴尬。
轮到姜思鹭时,她站起身,给黎征递话:“黎总,您刚才提到的虚拟拍摄,其实在《阿凡达》和《猩球崛起》里已经是验证可行的了。
您能否再详细介绍下,这个技术到底能给制作方降低多少成本和时间投入,以及前期需要进行哪方面的配合。”
这算是问到了关键上。
姜思鹭指名道姓的要问黎征,其他特效公司的老总也不好再插嘴。
黎征站在台上,远远看了姜思鹭一眼。
中长发,发梢垂在锁骨上。
不是漂亮到眩目那种姑娘,但眼神清澈坚定,姿态落落大方,很……
很飒。
他朝对方点了下头,拿起了话筒。
虚拟拍摄本来就是降低影视成本的利器,只是国内特效行业固步自封,一直拒绝接纳新鲜事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