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34章 成功的地推与宣传(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华亭知县王纪来找沈度,正是因为“供销合作”

的事。

古代帝王治理国家,无非围绕两件最重要的事展开,“饱”

和“暖”

百姓的生活以饱暖为基础,这也是政治的根基。

没有饱暖,国家就会陷入动荡。

要想饱,就得种地。

历朝历代,尤其是新朝建立时,都特别重视农耕。

明太祖开国也一样,一方面鼓励开荒种地,解决“饱”

的问题,另一方面则鼓励种棉花,就是为了解决国人“暖”

的问题。

太祖诏令说:“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

十亩以上,倍之。”

到了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又推出了“棉田免税”

的政策。

虽然棉田免税,但其他庄稼土地的田赋也日益沉重。

松江府所在的南直隶或者说江南地区,自唐中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就一直是之后历朝历代的财政税收最主要的来源地。

唐代诗人韩愈曾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

明朝的文渊阁大学士丘浚,则在韩愈的观点上,说得更透彻:“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

可见松江府的田赋之重。

不过这位丘浚,要到永乐十八年(1481年)才出生。

“民则兄,我今日来,也正是因为这高希和锦绣布行推动的‘供销合作’的事,想向你请教一二。”

王纪说道。

“嗯,我近日也听说了‘供销合作’的事,觉得新鲜。

听说锦绣布行省下不少收购布匹的钱,而织户加入供销合作还挺踊跃。

我也正诧异,正好高希你也在,你也说说,是怎么回事?”

沈度说道。

“学生家在丁家村,父祖世代务农。

虽然父兄一年四季,辛苦劳作,无奈田赋沉重。

每年种出的庄稼,除了留种、口粮、换钱、备不时之需,能够上缴的部分已经不足以应付赋税了。

所以,母亲带着丫环,两个人一年到头忙于纺纱、织布。

一来棉田可免税,二来织出的棉布也可以折色上缴赋税,三来若有余钱,还能贴补家用。”

高希的陈述很平静,沈度和王知县却都是官身,平静叙述的背后都是百姓艰难的生活。

两人听得很认真,脸上露出一丝忧色。

“实际上,丁家村的农户十之八九都是如此。

不仅每家妇人要日夜织布赶工,每家的男人在农闲,也要帮忙打下手。

织出来的布,要么等着商家派人或牙行的牙人来农户家收购,要么自己送到镇上卖给布行。

可是,农户们一年到头在和庄稼田地打交道,哪里会卖布。

不是被上门收购的牙人、布商压价,就是被布行压价,卖不出好价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洪荒之红云,开局九道鸿蒙紫气联盟之魔王系统诸天信条末世之深渊召唤师末世重生之带着全村来种田血狱江湖圣僧他六根不净清穿七福晋貔貅幼崽三岁半[穿书]在星际成为传说诸天将至:还好我有人生模拟器乡村最强小神农要修仙就上一百层网游之最强传说妃要爬墙:王爷来扶梯这个火影不热血煜景而归灼魂之血昼夜领主之军团召唤莽荒纪末世大佬有空间:重生年代当一姐永夜支配者我要做皇帝皇贵妃她持美行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