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不是去年冬天那场仗,辎重不足,当时便能乘胜追击,歼灭敌军主力。
凯旋后,西北军为了粮草,与朝中反复讨价还价,奏章来来回回,驿站快马加鞭,在京城与边塞之间不停往返。
终于,在秋收后,虽然被层层盘剥,偶掺沙糠,再加上“沿途押运损耗”
,但总算是得到了勉强够用的补给。
万事俱备,厉兵秣马,于第二年开春,简家军精锐尽出,意欲直捣王庭。
游牧民族是无法被彻底消灭的,他们只会四处迁徙,并入其他部落。
但只要目前威胁最大的胡人部落被打散,其他的小部落不足为患,西北边境至少能得十几年安宁。
本想毕其功于一役。
却因行军路线全盘泄露,中了伏击,无一生还。
那些曾与大将军的小女儿切磋武艺,“比武招亲”
的青年将领,没有一个活过了第二年的春天。
因他们都是军中才俊,既是精锐,自然都上了战场。
大将军本人,也没能活过第二年的春天。
他披甲上阵,从来都是身先士卒,不可能躲在淮城,叫别人冲锋陷阵。
将军府里的孩子们,一夜之间,都长大了。
将军府里,也再难有鸡飞狗跳,斗嘴喧闹。
大哥沉默地接手精锐尽丧的简家军,向来稳重谨慎的他,甚至胆大包天地拼命上奏章,非要找京城要个说法不可。
这泄密不可能是简家军泄密,但凡是能知道全盘行军路线的将领,都随军出征,全部阵亡。
泄密只能是出在西北军不断向京城“讨要粮草辎重”
的奏章上。
如此大战,皇帝怎能容忍简家说要多少粮草,就给多少粮草?
西北军有兵有马,有民间声望,有百姓爱戴,若是不想他们拥兵自重,就得牢牢扼住粮草这条命脉。
出战人数,行军路线,预计行军时日,预计消耗辎重,都得有细细的奏章呈上,让皇帝做到心中有数。
给出去的粮草必不能让西北军有太多的余粮能积攒下来,成为皇帝心中的隐患。
朝中能接触到军报奏章的臣子一时人人自危,一通彻查,最后抓出的罪魁祸首,是因为贪墨粮草叫人抓住了把柄,不得不通敌叛国。
奸臣被游街示众,千刀万剐,但西北军已然元气大伤,再无铁骑盛世。
胡人也懂趁人病,要人命,他们的攻势不停,来得又急又凶。
毕竟大将军已死,简家军精锐全灭,只要他们不计代价打下淮城,西北关卡失守,那么淮城以南,崇岭以北,便可如履平地,多个城池任由他们入城烧杀劫掠,抢夺补给。
甚至打到中原皇帝与他们划江而治,也不是不可能。
大哥匆忙上阵,临走前,找妹妹托付了一个木盒,一只扁平匣子。
凡有托付,必然心中已知凶多吉少。
养起一支根底深厚的西北军,光是养马,从建立马场,马种选育,饲料喂养,战马训练,甚至是养专门的马医,再到养人练兵,要花几代人的时间。
由盛转衰,却只需要一役,埋葬所有精锐主力的一役。
年方十九的大哥,同妹妹低声说道:“若是我阵亡,你替我去钟家走一趟,将我与芸娘定的亲事退了。”
大哥最后轻轻抚了下装着芸娘生辰八字的扁平匣子,才将不舍藏起,狠心把匣子从桌上推过去,带着叹气说道:“我本是想着阿姐当年便是嫁得早,及笄就嫁人,才会……”
“所以当初定亲之后,我便和父亲说,不如叫芸娘在家多待两年,等我二十,她正好十七,再嫁来西北。”
弟弟非要闹着娶美人的时候,父亲也曾私下问过大儿子,反正已经给他定了亲,不然就早日完婚如何?
不然要是叫二儿子赶在大儿子前头,也不像话。
那时大哥就回去考虑过,只是他没给弟弟妹妹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