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挨几句骂倒是无所谓,挣钱嘛,不寒碜。
何况反正挨骂的是伙计和朝奉,掌柜、东家的又听不到。
怀庆府城这家当铺的东家是徽州人。
徽商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有“无徽不成镇”
之誉。
敬仰激进思想家李贽的汤显祖这老汉过世十多年了,在万历年说:“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商有钱,众所周知,是李自成垂涎欲滴的大餐。
徽商,一般专指徽州府籍商人,不是整个安徽商人群体。
入清后江苏与安徽两地才分开,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那时才有了安徽。
徽州包括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
地处“吴头楚尾”
的皖南之地,山高林密,田地贫瘠又经过历史上晋、唐、宋三次自北向南的移民潮,此地更是陷入“人多地少”
的窘境,成了名副其实的贫困山区。
“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
多商人的原因跟山西差不多,地狭人稠。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徽商中多巨富,更多的却是那些自幼担起重担、行走四方的普通小商贩。
徽州人挑着担子,翻越崇山峻岭,经六七十里徽杭古道走到杭州,再沿运河、长江闯天下。
他们一共闯出了四大门派,分别经营木材、茶叶、食盐、当铺等生意。
徽州山多树林子多,他们先卖自己家木材,生意做大后又将四川、贵州、江西、湖南的木材走长江运到江南发卖,又把福建的木材走海路运到苏浙皖卖,做中间商赚差价。
茶叶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茶号就是茶叶加工厂茶行是批发商,茶庄是零售商茶栈算金融机构,主要给大商号发放贷款、介绍生意,收取手续费赚钱。
徽商把茶叶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吃完了。
万历十五年时就能年售350万公斤茶叶。
将来到清代时达到鼎峰,乾隆年光在北京就有上千家茶庄,从大城到小镇,徽商几乎垄断了茶叶生意,卖松萝、六方、毛峰、烘青、炒青、花茶各色茶叶。
着名的祁门红茶暂时没有,看短毛大统领啥时候有空发明吧。
位于黄山旁边的宏村,就是茶商们修起来的村庄。
村里首富那套房花了60万两白银,不过那哥们是盐商。
说明搞食盐才是最霸气的产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