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张浩然经常会雇佣2-3个当地农民在这些路上挖沟,沟不深不浅不宽不窄刚刚好,反正是车肯定没法通过这个沟!
每当货车和班车从这里经过看见这个沟就会停下,站在他们眼前的,就是张浩然和几个憨厚的当地农民。
“兄弟,这怎么多出来个沟啊!
我们没法过了”
司机肯定会问
“我们正在挖水渠,这可怎么办?”
张浩然肯定会故作为难的样子
“哎呀,那我这一车人(一车货)怎么办啊?我总得过去啊!”
司机肯定很挠头
“司机大哥我看你也挺实在的,我们把这个沟填上然后让你过吧!
但是我们不能白忙活啊!
我们帮你填上这个坑的话你出50块,如果是你自己填这个坑的话,我们借你铁锨,你出30块,怎么样?”
张浩然还装作很为司机着想的样子。
“哎,算了,还是给你50块,快把这个沟帮我填上吧”
每天这个沟就这样挖挖填填10几次。
除了付给农民的钱,张浩然每天剩下500块一点问题都没有,张浩然就这样打一枪换个地方。
今天在A县挖,明天在B县挖,以免总占着一条线把司机给讹诈火了。
时间久了,全市由于修路经常要走一段土路的十几条线的司机都明白了张浩然是干什么的。
但是没办法,张浩然这样干没犯法,他挖的路又不是公路。
这些司机如果动粗又不是张浩然的对手,只好乖乖的给钱。
后来张浩然在和班车司机谈填坑的时候还推出了“套餐价”
这样的促销活动,班车总是要往返的,一来一去就是100块,张浩然遇上班车就说:“这样吧,反正你去还是要回来的,你们也不容易,给我80吧,来回我都帮你填上”
。
嗬!
他张浩然也知道人家司机不容易。
看来,美国经济学家90年代说的“挖一个坑,再填上一个坑就创造了双份的GDP”
这一理论早在80年代,在中国,就已有人熟练运用了,而且运用这一理论的这个人连初中都没毕业,要是这些美国经济学家知道张浩然,看他们谁敢说中国人经济理论差!
他们是在剽窃张浩然的学术成果!
同时,张浩然这样干了,别人就不许这样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