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赋得古原草送别(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

3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年(786)、三年(787)间,是白居易少年时准备应试的试帖诗习作。

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

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作品鉴赏整体赏析此诗为试帖诗,命题“古原草送别”

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

此诗写出了“古原草”

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还写出了新意。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

三字。

“离离原上草”

,抓住“春草”

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

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就“古原草”

而言,也可开作“秋来深径里”

(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

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

“一岁一枯荣”

意思似不过如此。

然而写作“枯——荣”

,与作“荣——枯”

就大不一样。

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

两个“一”

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枯荣”

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

,而写作“野火烧不尽”

,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

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

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

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

,大有意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不浪漫奇幻世界震惊!一夜醒来物价贬值一百万倍抢救大明朝成为影帝私生女之后小僧开挂了乡村透视仙医我真的没有偷那个蓝BUFF啊神奇宝贝之超神训练家重生大明之秦王小说家多开几个马甲怎么了霍三爷,宠妻请克制许愿餐厅并不想爆火世子妃又野又甜全世界都知道她爱我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神级反派系统NBA:巅峰大鲨鱼,镇守篮下!这个忍者明明不强却过分作死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奋斗在修真界重生1998谈小天穿梭时空的侠客我被当做炉鼎三千年大佬们都为我争风吃醋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