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明朝以后,上党的人参已经没有了,只能从关外的长白山采集。
而长白山的人参是内务府直管,私人不允许采参,等于说卖人参的钱是皇帝的小金库。
乾隆是清朝最能花钱的皇帝,人参能不涨价吗?
尤其是国人有一个习惯,越是贵的东西,国人就要吃,砸锅卖铁也要吃。
可惜,这些李逵都知不道。
他只明白了一个事实,他还没有创业,创业的本钱先折了。
而且还折了个干净。
这是在李全在汤饼铺里吃了十来碗面条之后的觉悟,结账自后,他兜里就剩几个大子。
汤饼种类繁多,李逵选的是最能接受的面条。
味道尚可,他才吃了三碗就饱了。
主要是心有存着心思,影响了食欲。
一个吃饱了,满足的打着嗝,一个是面如凝霜,眉头紧蹙,朝着县衙走去。
由不得李逵不担忧,他从灵智上人处得来的家底,原以为最值钱的就是这包人参了。
万万没想到,人参竟然不是稀罕物。
不过有得必有失,李逵只好傻傻安慰自己,心中暗忖:“至少这包人参不会引起官府的注意,真要是几千贯的人参,指不定是灵智上人从哪儿抢来的,说不定会被官府盯上。
如今倒是没有隐忧……只是自己还是觉得亏得慌。”
做生意恐怕要从长计议了,主要是他现在有钱,但是不敢拿出来。
即便灵智上人存着的金银让他给劫了,但金银都是贵重的财物,他一个穷小子怎么敢拿出来用?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
“逵娃子,这里!”
老族长和七叔面带笑脸,应该是带来的货物卖了个好价钱。
走到近前,七叔李洪开口问:“都吃了吗?”
没等李逵回话,李全打了个嗝,这比他说话要管用的多。
老族长赞道:“不愧是认字的娃儿,去哪里不忧。”
说话间,老族长健步走到县衙的鸣冤鼓面前,拿起鼓锤就要敲,准备擂鼓鸣冤。
为什么他老人家去,而不是年轻力壮的七叔代劳呢?要是换一个年轻人擂鸣冤鼓,甭管有理没理,进县衙就按在地上先打二十板子再说,这叫杀威棒,显示衙门威严的同时,官府对于状告者不喜,认为只有刁蛮成性者才会告状,将民风败坏了。
也有显示告状者决心的意思,确实有冤情。
而老族长都七十了,他进县衙,县令老爷不但不会让衙役打他板子,还给让人给他搬把椅子来坐,这是传统,也是美德。
正好从县衙里走出一个公人,穿着一身的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