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于是李世民欣然撩袍,蹲身与她坐下,两人并肩抬首,望向天外星汉灿烂。
星月的光晕映在他澄宁瞳目中央,如漩涡徐徐转动,他一时陷入了怔忡。
“秦王?秦王?”
倏尔,耳畔传来家仆关切叫唤。
李世民下意识搭上身旁少女的肩,却摸了个空,他转过面容,阶上悄寂无人,惟余一地夜影。
“秦王竟忘了。”
神思回笼,他视向月色中缓缓踱来的男子。
“尚抱有微小侥幸。”
李世民望他,“辅机不具有么?”
观他缄默,李世民深作呼吸。
“但愿小六在宫里过得快意,有时乐不思蜀反是最好。”
他自嘲笑道,“我盼她无心无肺,万莫如我们挂念她般思念我们,从前我或许会怨她,时至今日,却惟能如此作想。”
“她未给秦王寄信么?”
李世民摇摇头,牵了牵唇:“看来是阿耶待她太好,真将我们忘得一干二净,也是好事。”
“可惜了。”
话音刚落,他忽而作叹。
“秦王可惜甚么?”
李世民旋身,道:“可惜我见不了她,你却未必。”
“反正你已被我父亲责了一回。”
他疏朗浮笑,“也不惧第二回了。”
第68章第六十八话试试,她就试试。
至鸿胪寺开考那日,李惜愿早早便起了床,不用万氏催促,卯时前整装出发。
由于李惜愿这位考生身份特殊,李渊在考官的选择上也颇费了一番思量,最终经过熟虑,委任魏征与温彦博担当考官。
这两位俱是当朝公认的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直臣,从根源上杜绝众人质疑的可能性,确保选拔的公平公正。
至鸿胪寺时,虽不过清晨,公厅门前已三五成聚簇拥许多考生,其中既有部分汉人面孔,也有不少毛发卷曲,深鼻高目的异族人,且皆胸有成竹,瞧自信笑容对结果势在必得。
译语人考试需要过两道关,第一则为蕃汉互译,需于粟特语、吐火罗语、梵语梵文、波斯语、突厥语等语言中选择一种,李惜愿从一开始便选了吐谷浑语,只因她本来就会,如此更为轻松。
而第二关,却是最令她头疼的,即考察历代文史,以及当朝礼仪、文化、山川地理等诸多繁复知识,以便促进大唐的对外交流。
这个初生的国度气象万千,正以前所未有的恢弘胸怀,海纳各国文明的交融与共生。
上午是笔试,统一被安排在一间偌大屋舍内应考,待铜铎振动,李惜愿跟在鱼贯而入的考生之后,坐在了贴着自己姓名的桌凳上。
随考官缓步踱来,将试卷下发,李惜愿一颗心扑通扑通跳,她拭去手心细汗,开始阅览试题。
题量不多,首先便是出了篇吐谷浑语的经文,这类题最是考验对专业术语的掌握与用词的精妙,以往她对此颇发怵,不过经历了数月的名师授课突击恶补,目今看来,经文也没那么晦涩。
她发现只需心静了,便自能读进去。
将一篇翻译罢,一炷香已然燃去一半,抓紧时间,李惜愿接着瞥向下一道。
下一道也是类似策论一般的题,不过要求用外语书写,也更贴合实际情景,大意为长安西市居有无数胡民,倘若他们之间产生殴斗,请给出处置建议,如何既维护大唐国威,又能避免异族争端。
李惜愿初时一懵,很快脑际一转,瞳眸放光,提起笔,在纸上工工整整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大致为倘若同族相犯,则依他们本国律法,倘是异族相争,诸如高丽与百济人互殴,既然发生在大唐地界上,那么就用大唐的法律去处置。
后来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受命编定《唐律疏议》,采纳当年妻子考卷上的答案,并简化为“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问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
异类相犯者,皆以国家法律,论定刑名”
一条,论者无不传为美谈,以长孙相公此律条既不失包容,亦彰显大国风度,今后更是沿袭历代一千余年。
然而当时的李惜愿仅仅想答完题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