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颜(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现在八旗鞑子的官儿,脑袋里记得孔孟的可没几个人,更别说还知晓孟家的声势远不如孔家的了。

董鄂·鄂硕看见图尔格脸上露出迟疑之色,当下也叫道:“大人,孟闻玉狗胆包天,与孔胤植等署名檄文,现在已经传遍了各地,虽还未曾给我大军增添了麻烦,但这檄文恶毒,一经发酵,尼堪中的那些读书人岂会不受影响?这等罪过决不能轻易饶了去?”

这位是传说中的董鄂氏的爹。

嗯,就是传闻里现如今才五岁大的福临的挚爱。

从河间到东昌府,再到兖州,孔胤植、孟闻玉、颜绍统、曾弘毅四人署名的的讨满檄文被传的是纷纷扬扬,想来那鲁东地区也不会少了去。

虽然短时间里还没有显露危害,可这檄文一旦经过发酵,却必然会对清军接下的举动大有影响。

他们破边入塞是为了消弱明军的战争潜力,打击朱明政府,强壮自己来的。

可大军入塞到现在虽打破了不少城池,却没有捞取到太多的钱财。

故而,分兵东进和南下就是必须的了。

因为北直隶和济南都被抢光了,西边又有洪承畴,那就只能向东面南面去了。

大军先拿下兖州,之后才好兵分两路,一路东去青州、登州、莱州,一路向南杀去南直隶。

这一路走来,清军虽然屡战屡胜,但一场场战斗打下了也不轻松。

更别说现下地方的官绅阶层被四大家如此的号召了,要真的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者,皆有守土抗虏之责;真的乘时跃起,云集响应,绵系其力,进战退守了,那以后他们想要破城岂不更难?

就像眼下的兖州城,城内的官绅,不能说都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却也大半是如此了。

也甭管内中是否有那浑水摸鱼的存在,横竖一支几千人的民军被拉拔了起来。

那对清军言就是大麻烦啊!

清军的兵锋就是再锋锐,被这么一城一城给挡住,也早晚会成为强弩之末。

图尔格的兵马倒还没受到民间义军的抵抗,但未来的‘前景’却被军帐里的几个明眼人都看到了。

孔家、孟家、曾家、颜家,四个传承了几千年的家族,虽然除了一个孔家显赫,其他三家都只是孔家人的附庸,千年以降,那三家比起孔家的光彩早就不起眼了。

区区五经博士,算个屁啊,不过是一层子遮羞布罢了。

不然兖州当地怎么会有“孔子很风光,孟子很寂寞”

的民谚?

但孟、曾、颜三家再是没落,现在他们与孔家人绑在了一起,儒家至圣、亚圣、复圣、宗圣,四大家的后裔尽皆署名,痛斥满清暴戾,八旗非人哉,那波动传扬开了也是不小的。

鄂硕的意思就是先下手为强,震一震中原的读书人。

他是多年前就曾追随图尔格杀入晋西的老人了,说话间自就少了一些拘束。

直言要把邹县的孟氏当鸡给杀了,帐中在座的一干八旗军将也没人觉得不合适。

一干子只会握刀的手,文人墨客在他们眼中全无意义。

满清方面虽然有很多二鞑子,但他们除黄台吉第一次入塞时带了他们,随后再寇边入塞的时候,就很少用这些人了。

范文程、宁完我等汉奸一个在场的也没有,不然他们必会痛斥鄂硕之言。

然而他们人都不在啊。

图尔格虽不是满脑子都是肌肉的野人,可他对孔孟的了解也就是一般。

知道孔家自己是不能擅动的,但是孟家……

讲真的,若不是檄文里有孟闻玉的署名,有颜绍统、曾弘毅的署名,他哪知道孟家、曾家、颜家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视死如归魏君子木叶之大蛇丸传人超级玉钱系统从当一只幽灵猫开始斗罗之天使与骑士农家小福女:大佬她被迫算命营业汉冠[综英美]我在超英世界里开鬼屋似锦快穿之宿主桃花运爆棚我家别墅穿诸天我师叔是林正英骗了康熙超能小医生总被隐藏BOSS一见钟情娱乐圈的科学家放开那个原始人都市至尊巫医娇气甜攻总被反派盯上[快穿]民国之文豪崛起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我的阁楼通异界从大周开始明明我才是训练家慢慢仙途之仙灵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