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说话人是杞无忧的前桌,一个很爱炫耀的小胖子。
“什么什么?”
几个同学争相围过来看他手机里的照片和视频。
“沸雪世界杯,单板滑雪大跳台,没听说过吧?”
单板滑雪,大跳台。
杞无忧握着笔的手指一顿。
“我靠,这台子多高啊?”
“应该有二三十米?”
“没点防护措施就这么往下跳?嘶,这个人摔得好重,看了都觉得疼!”
“中国是第几?”
“嗨,根本没拿到名次,连决赛都没进。”
众人听了纷纷表示失望:“散了吧散了吧,怎么在自家门口比连个决赛都进不了啊……”
那天晚修后回到家,杞无忧一边写作业,一边用滑雪比赛当背景音,手机里播放的是2017沸雪北京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
一部内存只有16g的旧手机,平时连看视频都卡,只能等比赛回放缓存好了再看。
女解说员的声线温温柔柔的,很好听。
现场气氛热烈,比赛也相当精彩,只不过解说中穿插着不少专业名词,杞无忧还要写作业,看得不太专注,听得也懵懵懂懂。
轮到中国选手上场时,解说员的语调明显上扬了些,声音里满溢着柔情与期待:
“中国单板滑雪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对他们来说,每一次与国际高手过招的机会都很珍贵,每场比赛都是在创造历史,冬奥的脚步越来越临近,我们期待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国选手站上单板滑雪大跳台的赛场……”
第3章二零一八·夏
老城区有许多条保留下来的古巷,杞无忧家就在其中一条。
坑坑洼洼的青石板砖路面,巷子窄,汽车开进不来。
巷口是一家酒馆,往里走,两旁有汉服店、文创店以及一些其他非遗店铺。
一直走到巷尾,看到一扇朱红大门,门口有两个石狮子,黑色牌匾上书四个烫金大字——杞氏武馆。
武馆早就不开了,但牌匾一直没拆。
爷爷说,就当留个念想。
爷爷杞鸿云是杞家拳法第15代传人。
据他所说,杞家拳始于明末,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与近代西方拳法的传入,传统功夫逐渐没落,杞家拳法也险些后继无人。
杞鸿云膝下有一子,誓死不愿习武,十几岁的时候就离家去外地闯荡,这些年回来的次数寥寥,杞鸿云干脆不认这个儿子。
杞无忧是杞鸿云从乡下抱养的,远房亲戚家的孩子,父母离异,外出打工,小孩儿成了村里没人管的野孩子。
爷爷听说后,把他从老家抱了回来,教他武术,想要将他培养成杞氏拳法的传承人。
自记事起,杞无忧便跟着爷爷习武,那时武馆里有许多师兄师姐,只是后来随着年岁渐长,有些人转而谋求其他行当,不再习武,也有些人觉得杞家拳法太过单一,于是融汇中西,出去自立门户,比如他那位在武校当教练的师兄。
现在的小孩子很少有人学传统武术,更多地被家长送去学跆拳道、拳击、散打,武馆生意一年比一年惨淡。
有个在武馆练武的小孩不慎摔伤了腿,这原本不算什么大事,练武嘛,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家长不依不饶,存心讹钱,最后敲诈了好几万。
爷爷本来年纪就大了,练武练得一身伤病,结果又遇上这档子事,彻底心灰,武馆就此关门大吉。
武馆关闭后,爷爷仍闲不下来,前些年申请了非遗,经常去各地参加一些传统文化的交流推广活动,常年不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