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和“反革命”
,但是影响肯定是相当大的,因为他最终被调离南昌,甚至离开了公安队伍。
那时全国正开展向垦荒青年学习运动,每个青年干部都要写申请,志愿到艰苦环境工作,大伯父也写了这样的申请,他的申请很快获批准,从此离开省公安厅,到上饶铅山的一个叫沙贩的边远农场当场长。
这一去,大伯父再也没离开过那个农场,整整三十年之后,中央全面平反落实政策,大伯父又重新回到公安队伍,分到上饶市公安局工作,享受处级待遇,还在家属宿舍分到了一套住房。
重新回到公安队伍不久,就到了退休年龄,大约在2010年左右,大伯父终于听从大家劝说,从居住了四五十的农场搬出,到上饶市公安局家属宿舍居住。
期间过程多么曲折,老一辈对这段记述得很少,大伯父更是从来不提。
只是听父亲讲,当时的大伯父抱定一个信念,始终不离开单位,始终不离开组织。
四伯父得大伯父的帮助,那时候已经是南昌市的一名公安交警,因大伯父事件,也被远远的安排到了井冈山工作,在那里又受打击排挤,就有了离开单位的想法。
大伯父得知后,多次写信劝诫,中心意思是不要离开单位,一天不离开,组织上就会管你一天,不管日后如何,总有落脚之地,四伯父可能受到的压力太大,最终没能听从大伯父劝诫,毅然跟随妻子远赴他乡,从此离开了单位,开启了一段凄苦生活。
大伯现在已经90岁高龄,我多次去探望过,精神依然矍铄思维依然敏捷,问到他的经历,闭口不谈,一句“过去了,向前看”
带过。
直到有一次,我和已经是弋阳某镇派出所长的表弟,一起去探望他,谈起我们的工作时,他才笑着说,六十多年前曾在南昌当过一个地方的派出所长,是新中国首任。
大伯父的故事有很多,在我们这个大家族中传颂,他在家族中有着太崇高的地位,所有人对他都异常尊敬,传颂的都是感激和赞美,从来没有听到过贬低抵毁之语。
后来听他的大儿子说,下放到铅山沙贩农场后,大伯父常独自关在书房内,向上级写信汇报思想反映情况。
我这个堂兄说的玄乎其玄,称大伯父一直是在给中央写信,无法证实,大伯父从来不讲,或许只能沉入历史,堙没有他的记忆之中。
我多次到过沙贩农场,这个书房看到过,属于一排平房中的一间,这种平房与青年塘平房非常相似。
房间全被书籍堆满,只有一张书桌超然独立,尤其显眼,上面铺着一张洁白的纸,白纸上除了笔墨,什么都没有。
大伯父的大儿子,因为大伯父受家族尊敬的缘故,也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尊敬,而他也确实忠实的承担着家族亲情联络员的履职,因为他的努力,散居各地的堂兄弟姐妹,感情始终融洽,走动始终频繁,保持了这份亲情不断,殊为不易。
由于父亲他们六兄弟结婚早晚有差异,这位堂兄却没能成为家族长子,家族的长子是老三家的大儿子,因为占了个“长”
字,待遇特殊,与六兄弟一样,老宅之中分到了一间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