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君子”
、“立命”
和“大儒”
。
“修身”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载福绥仁惟造福,敬身有道在修身。
“德行”
,文以致用、腹有诗书、以德行事,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君子”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修文比练武更加难以进阶,除了日积月累,就要靠天赋和造化了,但凡能到“君子”
境界的,已经无一不是一方天骄的存在了。
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自然,前三者“修身”
、“德行”
、“君子”
即为后天境界,而“立命”
和“大儒”
却是先天境界,文成大儒,亦可通神。
可惜,经过隋末唐初的大动荡,礼乐崩坏,文道不昌。
就连孔子的第三十一世孙孔颖达那样的人物,也只是到了“半步大儒”
、或者叫“半步文道通神”
的境界而已。
孔颖达,北齐后主武平五年生人,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
,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
隋末大乱,避地虎牢。
入唐后,任国子监祭酒,奉李世民之命,编纂“五经正义”
,也是李唐诸位皇子南书房的主讲之一。
可惜,如此诱人的修文练武,跟李治却毫无关系,他天生就是传说中的“天漏之体”
,半点真气也无法储存。
即便是吃了灵丹妙药,或者外人强输给他的,也如过纱之水、毫无存留。
在人人修炼的时代,这是这个孩子从小就被人诟病最多的地方,也是他记忆中最深刻的东西,此时的李治却不以为然。
因为,他感受到自己的丹田之中,有两股柔柔的、暖暖的气息。
一股较弱,应当是老太监张阿难输给他的内力,一道却极强,似乎是被封在丹田之内的?
那是孙思邈给他喂的,那颗“护心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