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们如果不抓紧前部署,未来再想逆袭就难了。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在接下来的5年代里,短暂的获得对合众国的技术优势!”
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原子弹这个‘最终手段’,提前抢跑研制导武器才是他的另一手准备。
很快,一场别开生面的技术碰头会就在张弛的要求下召开。
包括负责弹体气动外形、动力装置研的第一飞机制造厂,自动控制系统、陀螺仪以及制导雷达研的无线电六所,负责基础材料的南华钢铁集团,各科研生产机构都派来了可靠人员参加这场保密会议。
不过这场会议的主角,还是担任项目总工的老高。
没有多余的废话,向列席旁听的张弛点头致意后,老高直接站起来,走到会议室内挂着的黑板前,直接道:
“总的来说,如果要研反舰导弹,那就要解决4个大的子系统上的难点。”
“先是制导系统,无线电六所已经生产出了小型化的无线电信号收装置,如果单纯复刻hs-293,那可以说已经够用了。
但我们的目标更高,我们要的是‘射后不管’!”
“关于这点...”
来自无线电六所的工程师举手示意后,直接言,“我们的晶体管单脉冲雷达完全可以从空中锁定一条长度大于1米的驱逐舰以上舰船的信号,不受海面杂波的干扰。”
“问题是,如果要塞进空射导弹里,那么雷达整体结构以及天线都必须小型化,1c别还好说,更小的直径还有困难。”
和目视手动制导不同,雷达、电视、红外制导这些方式,都需要把导引头放在导弹头部,这对线电六所的天线小型化设计能力无疑是一个挑战。
老高看了张弛一眼后,点头道:“我们今天这个会就是为了初步定下新武器的参数。
为了空射,这款导弹的弹径最好不要大于空射鱼雷的尺寸,初步定在小于6,你们的天线必须缩小到4级别。”
说完,老高看向无线电六所的工程师:“纳粹的陀螺仪技术你们掌握的如何了?”
那工程师摇了摇头:“没有任何难度,有V-2导弹的陀螺仪实物,再加上我们最新设计的集成电路,足够搞出能够自动化修正弹道的惯性制导系统了。”
老高满意的点点头:“第二个难点是动力系统与气动外形。”
说完,他看向了坐在自己空出的座位旁边的赵德海,后者在留学白鹰期间专攻机械工程、燃气轮机,对于流体力学有着深入的理论研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