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怀揣着此等心思,余下的那些官员,纷纷传阅起了徐时行的文章,赞叹声不绝入耳。
在这之后,只见张居正重新坐回到椅子上,在那张被誊抄过后的答卷上,写下了如此评语。
“我朝两京一十三省,实天下形势之大,而列圣世德相承以培养万年之基,实在于此,是策能言之,以得人心,正君心为保守之道,尤为有见意,得士如此,可以闻于矣。”
待最后一个字落下,只见张居正将手上的毛笔放下,小心翼翼地将面前的答卷放至一旁,又紧锣密鼓地投入到了评阅试卷的工作当中。
……
正当贡院这边,还在紧锣密鼓地阅卷之际,先前那些上交完答卷的考生,在从贡院出来以后,便马不停蹄地返回馆舍。
他们要趁着脑海中还留有记忆的时候,将文章默写出来,然后再找学识渊博的人进行评卷。
并据此来推算,看看自己有没有高中的可能。
当然,这其中也是大有门道的,一般来说,考生找来评卷的人,要么位高权重,要么学识渊博。
前者可以让你尽快找到靠山,而后者可以全面地分析伱文章所存在的不足,让你心里多少有个底。
而那些位高权重的高官,对于那些来找自己评阅的人,自然是欢迎的。
一来可以借此机会,看看在新科进士中有没有才能出众之辈,然后顺势将其纳入麾下,充作党羽。
二来则可以借此机会,养一养自己在朝中的名望。
找自己评卷的学子越多,不就是在间接表明,自己的学识、才能,得到了那些考生的认可吗?
倘若是一个名声不显且才能平庸的人,谁来找你评卷啊?
当然了,明面上还得用一个提携后辈的牌匾,用来装点门面。
自己淋过雨,也得为后来的人,撑起一把伞不是?
也正因为如此,会试结束以后,京城内许多高官的大门,都为那些前来评卷的学子们所敞开。
当然,徐渭、徐时行、朱顺先三人不在此列。
徐渭早先做过胡宗宪的幕僚,不管他愿不愿意,他的身上已经被打上了胡宗宪的标记。
作为参与本次会试的唯一宗室子弟,朱顺先自然清楚自己的站位,他绝对不能与那些官员扯上任何关系。
而徐时行就不一样了,他对自己撰写的文章有着绝对的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高中。
正因为如此,当余下的诸多考生,四处找人评卷之际,徐渭、徐时行、朱顺先三人反而变得悠闲了起来。
他们借着这段空闲的时光,好好领略了一番京城的繁华。
天色渐晚,当徐渭回到馆舍的时候,才发现有一位管家模样的人,正在自己的门前恭敬等候着。
那名管家模样的人,眼见徐渭到来,未作丝毫犹豫,当即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徐渭的面前,俯下身体,毕恭毕敬道:“您是徐渭,徐文长吗?”
徐渭闻言,在上下打量了那名管家一番后,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嗯,正是!”
那名管家听闻徐渭此话,脸上满是如释重负的神色,随后,只见其将目光从徐渭的身上收回,毕恭毕敬道:“太好了,我家老爷有请!”
尽管心中有了些许猜测,但徐渭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你家老爷是谁?”
管家听闻徐渭此话,也没有隐瞒的意思,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当朝吏部尚书,胡宗宪!”
徐渭似乎对此早有预料,点了点头,紧跟着吩咐道:“嗯,带我过去吧!”
在这之后,徐渭便跟随管家的步伐,乘上早已备好的轿子,去往了胡宗宪位于京城内的宅邸。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