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是,紧接着,东林就被打压!
阉党魏忠贤开始崛起。
随着阉党的崛起,齐楚宣昆浙等依附皇室、勋戚的势力纷纷投靠。
共伐东林。
天启四年,东林叶向高致仕,退出朝堂。
东林失势。
随后,天启五年。
阉党编制《东林点将录》;天启帝下诏烧毁全国书院,东次年,林书院被推翻。
东林党人被屠杀,有七君子、六君子之说;被贬的无数。
天启八年,魏忠贤权势熏天,投靠他的文官们逢迎献媚,争相为魏忠贤颂德立祠。
监生陆万龄甚至请求以魏忠贤配祭孔子,以魏忠贤的父亲配祭启圣公。
魏忠贤所过之处,士大夫遮道拜伏,欢呼九千岁,一些人干脆叫他“九千九百岁”
,“举朝阿谀顺指者但拜为干父,行五拜三叩头礼,口呼九千九百岁爷爷。”
网络谣言,有种说法。
因为东林是文官,于是把文官等于成东林。
所以崇祯遗书中骂文官,就是骂东林了。
这是偷换概念的逻辑。
依附阉党的文官,与东林,并不是一路的。
东林是文官,但是文官并不都是东林。
天启死后,朱由检登基,即为崇祯帝。
初期,为了打压阉党,崇祯启用东林,东林又有了执掌朝堂的几年。
阉党被打压下去后,崇祯三年,东林就又被打压,排挤出权力中心。
整个崇祯朝,共17年,东林在前三年,出过三个首辅,韩爌、钱龙锡、成基命。
之后全是别派。
列个数据。
崇祯朝17年间,共有首辅20人,兵部尚书14人。
东林占比首辅3个,兵部尚书2个(王洽、熊明遇)。
东林派系,在朝廷中,不在权力中心,而是边缘化、小众化的。
网络上的喷子,嘲讽说东林众正盈朝,空谈误国,亡了大明,纯属无稽之谈,恶意谣言!
从泰昌帝1620年到大明亡国1644年,24年间,东林在权力中心,累计不过7年,还都不是一家独大,占比时间不过30,70的时间,都是别派掌朝。
说东林空谈不实干,也是乱扣帽子。
因为,他想实干,也干不了啊,一来朝廷上有反对派钳制,精力穷于档争。
二来没有皇帝支持,封建帝制下,皇帝有至高权力,他不支持,一切白搭!
动皇族宗室利益,在封建礼法下,皇帝要承担的政治风险是极大的!
这个涉及皇位合法性问题。
皇位世袭。
不改祖制,才有合法性。
改祖制,合法性就会动摇!
宋朝王安石变法,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