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江母刚进门那几年,也没少受公婆的气,后来分家出去,江父干厨师不仅有工资,偶尔还能弄点东西回来补贴家里,日子倒是不难过,她自己也会上街道去接点零活做,头些年糊纸盒,钉衣服钮扣、还干过茶厂的临时工,茶叶采摘的时候,戴着斗笠出去摘*茶叶,等儿女一个个拉拔大了,成家立业,他们大事完成,不用再帮衬,就不那么累了。
只是江母没想到,临到老了,女儿倒是给她安排了一份工作,还直接是干管人的活,她心里难免激动。
金惠英原先联系的服装厂的人,都不愿意跟着她跑去武义县接活,现在江梨在本地又办了一家作坊,他们正好过来这边帮忙了。
他们都是属于零工,不算正式在编人员,江梨为了享受街道能申请到的税收优惠,特地找上张大妈,让她帮忙联系几个手艺好能干活的人。
张大妈接了这个事也很高兴,街道这些年最愁的是什么,就是在册的失业青年太多。
几年前有一段时间是知青返城潮,县里也回来了一批知青,更是天天闹着让街道解决工作。
每当有失业青年或者他们家里人找上街道,张大妈都会劝他们自谋生计,说现在很多农村青年,去外地跑供销,在本地开作坊,或者自己找个买卖干个体户,都是出路,不要一门心思认定了要进厂子。
她的话倒是真心实意,找上来的人家却不这么认为,觉得她是搪塞,说他们是居民户口,和农村人不一样,国家就有义务给他们安排工作。
反正解决失业青年就业问题,一直是街道的重要任务之一。
张大妈前段时间特地给江梨送去了红鸡蛋,她女儿刚给她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外孙子,她专门来感谢江梨介绍他们去看中医,她还要给林川柏包一个红包,被江梨婉拒了,说他肯定不会收的。
这次张大妈知道江梨这边开的作坊要招人,很积级的帮忙联系合适的人,她还说,一定会找几个老实可靠的人。
张大妈还主动提到,多解决几个岗位,街道就能帮忙多申请一些政策上的优惠措施,江梨就是冲着这个事才找上街道招人的,听了当然满意。
家庭小作坊不像开工厂那么麻烦,只要缝纫机和人到了,就能开工。
这边两家作坊刚投产,王家作坊那边的两万件内衣也陆续全部交货了。
那些三天两头打电话来催的供销员,终于能通知他们提货了。
江梨怕广告效用到期,市场热度要降,又想出几个炒作的方案。
第53章妇联江梨联系慎……
江梨联系慎州日报的徐记者,提的还是广告宣传的事,如果有机会,她还想在电视上打广告。
这几年电视上开始有了广告,出名的有燕舞收录机、孔府家酒,还有春晚零点报时的时候出现的康巴斯钟表、海鸥手表。
只要上了电视,商品百分百都能大卖。
徐记者告诉她,女性内衣属于比较隐私的商品,现在社会上人观念普遍保守,直接打广告宣传肯定行不通,电视台也不会接这个业务。
上次她们合作,也是通过提倡女性解放的概念,顺带才能提一下妍美内衣。
这招也不能重复使用。
直接打广告不行,江梨只能考虑另一种宣传方式了。
她给慎州市妇联写了一封捐赠函,强调‘响应国家支持妇女事业的号召,苍平县妍美女式针织内衣质优实用,愿向妇联捐赠两千件,用于帮扶城乡妇女、女职工等群体,为妇女生活提供便利。
’
随函还附上了商品简介、个体工商资质还有联系电话和地址。
妇联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和她联系,想作进一步沟通。
江梨第二天就坐上汽车去了慎州,亲自上门和妇联的领导沟通。
她说自己最近总听广播说‘人人为社会、社会为人人’,深有感触,她也是享受到了国家的好政策,才能干上个体工商,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独自自强的女性。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思想也要跟着进步,向妇联捐赠女性内衣,既是响应号召,也是尽一点本份,她就是想让更多的女性,都能昂首挺胸,从家庭里走出来,变得更加自信、独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