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九十章 江边游玩(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们来到元江边,只见江岸上已经停了一辆马车,旁边站着几名仆人。

原来,王竹君已经让仆人先到了。

李智云下了马,走到岸边,面对一江春水,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县令家的小姐早有安排,她从马车上拿了一个大蝴蝶的风筝,笑着喊道:“楚王,快过来放风筝。”

李智云走了过去,仆人递给他一个大蝙蝠的风筝和籰子,籰子是绕线的工具。

他想让刘瑛莲来放,可刘瑛莲不肯,说自己跟丫环站在旁边看。

江边风大,王竹君的风筝很快就放上去了,不一会,李智云的大蝙蝠风筝也升到了半空中。

古人踏青游玩,放风筝是很常见的活动之一。

明朝三才子之一的徐渭写了许多放风筝的诗,其中一首写道: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

风筝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关于风筝的记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鲁问》中的记录:“公输子削竹木为鸢,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墨子提到公输子(鲁班)发明了一种竹鹊,可以飞三天三夜,这说明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了风筝。

古人早就意识到放风筝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踏青放风筝,沐浴阳光,舒展筋骨,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改善血液循环和加强肺呼吸容量。

放风筝不光是中国人玩的一项娱乐活动,从唐宋开始,也开始向世界输出,先是朝鲜、日本和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

其实我们古人发明的许多东西,在我们眼里不当回事,但是到了国外,让外国人一研究,就发现了它的重大价值。

比如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我们发明指南针后,用它来堪舆风水,而欧洲人用它来进行远洋航行,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为西方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

同样,中国古老的风筝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他们开始研究着向飞行器方向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不懈的研究改进,最后由美国莱特兄弟制造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这时候,国际上对来自中国的风筝进行了重新评价,认为它不光是一种玩具,而是一种科学探索的工具了。

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的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就是来自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李智云仰面看天上,一时风紧,他的手被风筝线割了一下,不由“哎呦”

了一声。

王竹君一见,掏出一块手绢递给他。

李智云接过来,用绢子垫着手放。

两人放了一会儿,王竹君喊仆人拿过来一把剪子,铰断了线。

李智云不明白:“你这是干啥?”

“让灾病和晦气都被带走哇。”

王竹君说着,又铰断了他的线。

原来放风筝还有这个说法,李智云算是长了学问。

线一断,那风筝都飘飘颻颻随风而去。

一时只有鸡蛋大,一眨眼只剩下一点墨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放完了风筝,又开始荡秋千。

仆人在两棵树之间系上绳索,下端有一块坐板,王竹君坐在木板上,让李智云推她。

秋千越荡越高,她的笑声也越来越响亮……中午时分,仆人从马车上拿出了食物,侍卫们分到食物后,蹲在旁边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叶先生休想靠崽留下我神医魔后我在诸天轮回封神诱妻深宠,厉少夫人又撩人了妙木山的塔姆仙人全京城都盼着我被休万界大表哥真千金靠玄学成为国宝被反派大佬捡回去后斗破苍穹神之炎帝锦堂归燕超虚拟世界首辅家的小娇妻一人之开始的道爷拯救美强惨男主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我靠背诵唐诗宋词飞升剑气长安全球进化:我返祖了盘古!诸天之从新做人试婚一百天:老公送上门重生的我只想专心学习水与火(原名服不服)神州雁回世子的小青梅作且娇